学位专题

目录>
<

空间诗学视阈下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归家研究

张嘉伦
大连外国语大学
引用
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代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以对空间的想象性书写,使其作品获得具有“巴什拉风范”的称号。作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诗人,童年的失怙经历及漂泊不定的人生轨迹使其将个体无家的生存体验融入到对全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中。国内外相关研究多以自传批评、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写作技巧为论题,而鲜有学者从空间诗学的理论视角对其诗歌中的归家主题进行探究。空间诗学理论关注空间对人精神的塑造作用。空间中的意象被注入想象力,使其具有人性价值,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使人们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归宿。因此,本论文以空间诗学理论为支撑,凸显诗人为精神上无家可归的群体积极探索生存方式的人文情怀。  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简要论述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学成就、国内外研究成果、空间诗学理论,从而提出本论文的中心论点。第二章聚焦无家可归的孩童在童年的家宅空间中精神上的归家。由于亲情关系淡漠而被身心性疾病所缠绕的孩童在家庭性的家宅空间和家庭性的角落空间中通过寻求父母之爱,在庇护感与安定感的获得中,治愈了由情感的孤独所引发的哮喘症并在爱的情感支持下获得了生存的力量。诗歌展现出父母之爱是无家可归的孩童心灵的港湾,慰藉他们心灵的伤痛并赋予其生存的力量。第三章主要分析无家可归的被殖民者在辽阔的自然空间下精神家园的回归。由于土地丧失而失根的被殖民者在缩影性的雨林空间和广阔性的荒野空间中通过回归原始土地,在与种族文化之根相连中重获精神自由。土地是印第安人民族精神的核心,唯有与土地融为一体才能认识自我,重拾印第安文化身份。第四章着眼于无家可归的下层阶级在宇宙性的建筑空间中精神家园的回归。由于工业生产压迫而主体性丧失的底层人民在梦想的宅邸空间与梦想的花园式空间中,通过发挥诗意的想象将当下的苦难处境升华为美的体验,在爱与希望的获得中重拾主体性。诗歌指出诗意的想象填补了生命主体存在的虚无感,使他们不再是工厂中机器的一部分,而是成为了拥有存在感的群体,展现出毕肖普通过诗歌创作的方式引导现代社会中迷茫的人们重构精神世界所做出的努力。第五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主题加以重述,并指出空间的塑造是伊丽莎白·毕肖普引领无家可归群体回归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诗歌充分展现出毕肖普对无家可归群体存在价值归宿的探索与哲学思考,为现代社会中无家可归群体摆脱精神危机、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人生价值提供重要指引。

美国诗歌;伊丽莎白·毕肖普;归家主题;空间诗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李文萍

2020

中文

I712.072

2020-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