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94518

一种基于“纳米酶”体系的DNA检测新方法

李江
四川大学
引用
本文构建了一种用于DNA杂交检测的“纳米酶”体系。首先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备粒径约15nm的纳米金颗粒(Au Nanoparticles,AuNPs),利用蛋白分子与纳米金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纳米金颗粒表面连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分子,然后利用金硫键的作用在纳米金表面组装末端带有巯基修饰的单链DNA检测探针,构成了一种以纳米金为中心的“rDNA-纳米金-HRP”结构的纳米单元,集成了靶物质检测与信号放大功能,被命名为“纳米酶”。 在应用该“纳米酶”体系进行夹心法检测DNA的实验中,首先在亲和素包被的磁性微粒(magneticmicroparticles,MMPs)表面组装上生物素修饰的DNA捕获探针,通过与靶DNA序列的杂交作用捕获游离在检测样品溶液中的靶DNA,经过磁性分离对产物进行富集之后,再与纳米酶进行杂交反应。洗脱非特异的吸附之后,加入显色底物ABTS(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或荧光底物HPPA(3-(4-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进行酶催反应。 结果表明,反应后产物溶液的光吸收值或者荧光强度与靶DNA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于一个纳米金颗粒上可以结合多个DNA和HRP分子,起到了信号放大的作用,且磁性微粒起到了浓缩样品、富集靶物质的作用,这种检测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灵敏度和可重现性。采用显色底物反应,根据酶催反应产物在405nm处的吸光值绘制工作曲线,该方法对靶DNA的最低检测限在30pM左右,有效检测范围大约在100pM至3nM之间;采用荧光底物反应,反应产物在激发波长320nm,发射波长405nm条件下测得荧光强度,结果能够将检测极限降低到3pM左右,且具有更大的检测范围,大约在10pM至IOnM之间。在对照实验中,这种应用“纳米酶”的杂交检测体系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用不能与探针互补的DNA作为阴性对照,与含有靶DNA的阳性对照、不含任何DNA样品的空白对照进行平行实验,结果显示,阴性对照与空白对照产生的信号强度相当,远远小于含有较低浓度的靶DNA的阳性对照所产生的信号。 此外,本文对于在建立该检测系统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非特异性吸附、底物的选择等进行了讨论,总结了目前该检测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并对纳米酶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纳米酶;纳米金;辣根过氧化物酶;DNA检测;探针

四川大学

硕士

遗传学

赵云

2006

中文

Q789

59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