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73505

译者在中国政治文献翻译中的干预

赵晓丽
上海海事大学
引用
政治性文献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政治性文献的翻译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然而,政治文献翻译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翻译地过死,过于拘泥于原文,“中式英语”成了政治翻译中的普遍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以作者认为译者应积极干预翻译过程。在提倡干预的同时,作者认为有个度的问题,不要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喧宾夺主,扭曲原意,并且认为干预与忠实原文并不矛盾。最后,为保证干预不是译者凭空臆想,胡编乱造,本文作者还指出作为一个合格译者的要求,作者认为译者对翻译进行干预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他必须是一名合格的译者。 本文从译者干预的角度,研究我国政治文献翻译中的“中式英语”问题。认为“中式英语”就是由于译者过于拘泥于原文,不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致。作者认为翻译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译者积极干预的程度。 为使论文更有说服力,本文例句均选自近期具有影响力的政治文献翻译,包括江泽民十六大报告和朱镕基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更好地说明主题,本文作者对权威的翻译版本,提出了自己的评析;有时还提出和修改意见和修改原因。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方面从理论上,论述译者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下文译者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方面,主要从十六大报告和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文献翻译的具体实践探讨译者如何干预。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大章共分五个小部分,第一小节简要介绍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态势,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越来越注重译者地位,这为译者干预翻译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小节,重点介绍了西方解构主义及其代表福塞特、德里达、韦努蒂的观点和看法,四者在程度上各有所侧重,福塞特要解构原文,德里达要重写原文,韦努蒂则明确提出译者显形,这些理论都为译者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小节介绍了瓦密尔的目的论,为实现翻译的目的,译者也需积极干预。在介绍的最后,作者在第四小节对以上理论做了总结。这三个理论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均强调译者的地位。第五小节探讨了翻译与理论的关系,作者认为翻译理论分纯理论与应用理论,纯翻译理论并不一定给译者提供具体的翻译策略,但它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导向和理论依据,通过应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二方面,也是本文的第二、三、四章,具体谈译者在政治性翻译中的干预。作者认为译者可以而且应该干预翻译过程。译文的质量取决于译者的干涉程度。本文分别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体现译者的干预。在词汇层面,重点谈译者在翻译汉语范畴词、程度词、修饰词及政治文体常见词的过程中如何积极干预。句法层面谈到句子主语的确定,句子的时、体、态以及主从关系等方面的干预。篇章层面主要从重复、连接、替代、主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处理上谈译者的干预。为更好的体现译者的干预,本文作者认为权威翻译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版本,并提出改进的原因。 在最后的结论部分,作者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翻译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译者的干预程度;二、干预跟忠实是否矛盾;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四、从实践角度探讨译者在政治翻译中如何具体干预这些问题。 作者通过这篇论文的撰写,欲使人们的目光由原文转向译文和译者。当我们还在研究翻译怎样更好地忠实于原文,怎样实现对等,西方译论早已从最初仅限于译本(或原文与译文)的研究到对译文读者的研究,再到现在对译者本人翻译策略的研究。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的翻译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握契机,接受挑战,建设翻译学学科的辉煌未来(潘文国,2002:21)。

政治性文献;译者;中式英语;文献翻译

上海海事大学

硕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王大伟

2004

中文

H315.9

88

2007-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