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37759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

周陶
西南大学
引用
人口、贫困、消费日益增加,自然生态系统日见退化,许多事实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性正在背道而驰。为了确定人类目前离可持续发展的距离,世界各国学者、专家开始探求能定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指标,以便为决策部门提供某种预警的参考依据。 当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系统理论和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的模式,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Driving-forc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DSR)模型为代表;二是基于环境经济理论的环境货币化估值的评价模式,以“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IndexforSustainableEconomicWelfare)为代表;三是非货币化指标体系,主要以“生态足迹”(EF,EcologicalFootprint)模型为代表。 由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是一个复合系统,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基于生物物理量的度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生态足迹方法具有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形象明了的概念框架和精简统一的指标体系。它克服了系统理论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模式指标过于庞杂,环境货币化估值的评价模式不能反映出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的局限性,获得了多数学者、专家的认同。 本文首先对经典生态容量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根据区域内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产出计算生态容量的新方法——资源产出法。与经典方法的不同,一方面,它肯定了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多重生态产出功能;另一方面,它拓宽了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供给来源,如将未开发利用土地等都视为生态生产性土地的供给者,更全面地反映了区域的生态容量。 其次,以位于四川西南部乐山市五通桥区为研究样点。在土地利用变化现状数据库、1997~2003年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序列,分析了五通桥区1997~2003生态足迹、生态承受力、GDP生态足迹等的动态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1997~2003年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足迹总体上稳步增长趋势,从1.3146hm2/人增长到1.4741hm2/人,体现了近几年来该区域人均所需要的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需的生产面积不断增加。从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分类发展趋势看出,五通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用地和牧草地的需求的增加,这反映了该区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计算各年五通桥区万元GDP生态足迹值,该项值的持续下降,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良性转变。但仍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运用幂指数、灰色预测模型和回归方程对五通桥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受力进行预测以推算未来至2010年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区域发展正偏离可持续方向。 2)本研究中引入资源产出法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修正。资源产出法是以区域内所有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产出为基础计算生态容量。比较资源产出法和经典算法对生态承受力的计算结果发现资源产出法计算生态承受力大约是经典算法3.4倍,主要差距表现在耕地、草地和水域,其次CO2吸收用地和未利用地经典算法则没有考虑。两种算法所得人均生态赤字分别为0.0228hm2和0.9392hm2。原因主要在于:资源产出法考虑了生态生产性土地具有的多重生态生产能力;将研究区林地视为化石能源地的供给;将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有可能转化为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未开发利用土地也计入生态承受力范围中,使区域的生态承受力能到更全面地反映。

生态足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五通桥区;乐山市

西南大学

硕士

植物营养学

黄云

2006

中文

F061.3;X22

47

2007-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