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33620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的研究

周文然
河北农业大学
引用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小尾寒羊抑制素α(inhibinα,INHA)、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三个基因的单核苷酸突变的PCR-SSCP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抑制素α(inhibinα,INHA)基因5’调控区、外显子1,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4,BMP4)基因外显子2、外显子3和外显子4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BMP7)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3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中国美利奴绵羊、考力代绵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这三个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绵羊、考力代绵羊在INHA基因5’调控区发生了1处碱基突变(316C→T),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没有发生这种突变;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绵羊、考力代绵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8、0.98、0.96、1.00,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0.02、0.04、0.00,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00、0.00、0.00;突变纯合型(BB)和突变杂合型(AB)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分别比野生型(AA)多1.45只(P<0.01)和0.90只(P<0.01)。小尾寒羊、考力代绵羊在INHA基因外显子1中发生了1处碱基突变(877T→C),中国美利奴绵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没有发生这种突变;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绵羊、考力代绵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4、1.00、0.89、1.00,C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5、0.00、0.11、0.00,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1、0.00、0.00、0.00;突变纯合型(DD)和突变杂合型(CD)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分别比野生型(CC)多1.32只(P<0.01)和0.77只(P<0.01)。BMP4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4在研究的4个绵羊品种中都不存在多态性,外显子3则在研究的4个绵羊品种中都存在多态性。对于外显子3的引物,在4个绵羊品种中都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BB);统计结果表明: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绵羊、考力代绵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17、0.216、0.115、0.429,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02、0.317、0.269、0.500,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81、0.467、0.616、0.071;测序结果表明:BB型和AA型相比,在BMP4基因外显子3第305位碱基处发生C→A的突变,该突变导致氨基酸由丙氨酸改变为天冬氨酸;BB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分别比AB型和AA型多0.61只(P<0.05)和1.01只(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INHA基因和BMP4基因可能是影响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分子标记。BMP7基因在研究的4个绵羊品种中都不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提示检测的BMP7基因座位对小尾寒羊的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本试验采用一种新型的PCR方法——AuNPs-PCR,对BMP4基因的外显子三进行扩增,解决了PCR扩增特异性的难题。

小尾寒羊;抑制素α;骨形态发生蛋白4;骨形态发生蛋白7;高繁殖力;单链构象多态性

河北农业大学

硕士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孙少华;储明星

2006

中文

S813.3

56

2007-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