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33528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性质与功能研究

曹志艳
河北农业大学
引用
为明确黑色素在玉米大斑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论文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性质进行研究,确定了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克隆了1个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相关酶基因—3HNR基因;采用复合诱变的方法获得了黑色素缺失的突变菌株,通过对野生型菌株和突变株致病力分析初步明确黑色素与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性间的关系。 试验从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细胞和培养滤液中提取、纯化黑色素,进而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进行测定,并与Sigma公司生产的标准品黑色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理化性质、紫外吸收光谱与标准品黑色素性质相似,但红外吸收光谱存在特征峰差异,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不具有DOPA黑色素在1600cm-1处的特征吸收峰和GHB黑色素在1100cm-1处的特征吸收峰。由此说明,玉米大斑病菌含有黑色素,但不同于DOPA和GHB黑色素。 通过对玉米大斑病菌菌株01-23进行复合诱变,获得了黑色素缺失的突变菌株。对突变菌株的生长量、产孢量、产毒力、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突变菌株的生长量和产孢量下降,菌株产毒能力变化不大,但突变菌株致病力明显下降;生长在含有黑色素培养基中的突变菌株致病力稍有恢复。综合各项测定结果提出,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与致病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按照DHN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1,3,8-三羟基萘还原酶(3HN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玉米大斑病菌菌株01-23(1号小种)和菌株01-24(0号小种)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了一个DNA片段,将该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发现其长度为864bp。该片段在所测序的两个生理小种中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与其它病原菌中的1,3,8-三羟基萘还原酶基因具有89-100﹪的同源性。进一步说明了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是DHN途径。 DHN黑色素特异抑制剂-三环唑,在不同浓度下均能抑制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的产生,菌落呈红褐色;在较低浓度下(5μg/mL),三环唑对菌落生长量和产孢量影响不大,但侵染率和病斑面积大大降低。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属于DHN黑色素,黑色素的缺失降低了病原菌的致病力。 试验设计不同的培养条件,测定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产生的影响因子,为新型杀真菌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复合诱变法

河北农业大学

硕士

植物病理学

董金皋;范永山

2006

中文

S435.131.4

52

2007-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