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932690

滑动法内收下前牙过程中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顾永佳
南京医科大学
引用
第一部分利用种植体内收下前牙过程中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建立含矫治器的下牙列及下颌骨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种植体、牵引钩的高度,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分析计算每一组加力后牙齿三维瞬间移动趋势、牙周膜的单元应力、弓丝的节点最大位移。 [方法]利用薄层CT技术对已使用直丝弓矫治器排齐的下牙列进行扫描,通过数字影像的转换,结合Ansys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建立起含下牙列及下颌骨的实体模型。然后在此模型上建立托槽、弓丝、牵引钩、种植体的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完成含矫治器的下牙列及下颌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牵引钩在弓丝下10mm;种植体伸出牙槽骨的长度为2mm,距离弓丝的垂直距离为6、8、10、12mm。在牵引钩上从上至下取10个点,每两点间的距离为1mm,连接牵引钩上的点与种植体中心点来确定矫治力的方向。并通过改变牵引钩高度或种植体高度来改变矫治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矫治力始终为150g。 [结果](1)在相同种植体高度,随着牵引钩高度的增加,中切牙、侧切牙的移动趋势逐渐由舌侧倾斜变化为唇侧倾斜;第二前磨牙逐渐由唇侧倾斜变化为舌侧倾斜;而尖牙则向舌侧倾斜;第一磨牙的近远中根均表现为颊侧倾斜。(2)中切牙、侧切牙、第二前磨牙的移动趋势均向近中倾斜;而尖牙、第一磨牙则向远中倾斜,且第一磨牙在种植体高度一定时远中倾斜角度随着前牙牵引钩高度的增加而减小。(3)全牙弓牙周膜的最大应力始终出现在侧切牙的唇侧根尖1/3处;而尖牙、第一磨牙的牙周膜最大应力分别集中在牙槽嵴顶、根分叉处。(4)随着牵引钩高度的增加,弓丝的最大位移处从侧切牙和尖牙间转移到尖牙和第二前磨牙间。 第二部分利用后牙牵引钩内收下前牙过程中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建立利用后牙牵引钩内收下前牙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牙齿受力后的三维移动趋势、牙周膜应力、弓丝最大位移,并与同等高度的利用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观察二种方式下控制磨牙支抗的效果及其差异。 [方法]在已建立的含矫治器的实体模型中去除种植体,在下颌第一磨牙托槽龈向槽翼的近中向下建立后牙牵引钩,牵引钩的最下缘距离弓丝12mm。同样在前牙牵引钩上从上至下取10个点,每两点间的距离为1mm;而在后牙牵引钩上则取6个点,距离弓丝的距离分别为2、4、6、8、10、12mm。连接前后牵引钩上的点来确定矫治力的方向,通过改变前后牙牵引钩高度来改变矫治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矫治力始终为150g。 [结论]该有限元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可被用来进行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研究。对于相同高度的种植体或后牙牵引钩,随着前牙牵引钩高度的增加,中切牙、侧切牙的移动趋势逐渐由舌侧倾斜变化为唇侧倾斜,临床医师可通过改变前牙牵引钩的高度来实现前牙内收时的不同移动趋势。利用种植体支抗内收下前牙可加大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趋势,减少第二前磨牙近中移动趋势,有效的控制后牙支抗;并且还可以增加前牙的舌向移动趋势,加快前牙的内收进程。

下牙列;三维有限元;矫治器;牙齿移动;种植体;牵引钩

南京医科大学

硕士

口腔临床医学

陈文静

2006

中文

R783.2

101

2007-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