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9050324

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服饰文化变迁与社会思想观念

夏目晶子
南开大学
引用
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服饰文化变迁与社会思想观念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对此,以往的学术界往往是在中国服饰文化研究学界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想史学界这两个领域里分别有所涉及,其成果虽说有些也论及到彼此的关联,但往往各有侧重,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展开深入探讨。事实上,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服饰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迁,而这与同一时期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去认识?本文力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并试图揭示其间的具体关联及意义。本文由绪论、上下两编(各有五章,共计十章)、结语与讨论以及附论等部分组成。   绪论主要说明本课题的缘起、学术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综述),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研究的角度与方法以及有关资料等。   上编以“清末时期中国的服饰文化与社会思想变迁”为主题,分五章依次讨论中国服饰文化与清末各种社会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清末时期服饰文化与各种社会思想之密切互动的历史进程。其中,第一章“传统农业文明时期的服饰文化”,集中归纳了中国服饰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以及与儒学思想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归纳了传统衣冠服饰制度的各种主要特征,指出了中国传统衣冠服饰文化中“男女有别”的社会性别等问题。第二章,“中国服饰文化向现代化方向起步转型的社会背景”,深入分析了清末时期中国服饰文化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起步转型时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与国内社会背景。清末时中国面临着列强环伺、内忧外患的处境,包括政治体制、社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在内,均被迫面临着全面的危机,这是中国服饰文化朝现代化方向起步转型的基本动力。第三章,“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及新社会思想观念的涌现”,集中描述了在清末社会动荡的时代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产生的渠道,他们的社会类型及其价值观特征,以及他们所主张的各种社会思想观念的基本内容。本章的归纳为探讨清末时期服饰文化变迁与社会思想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基础。第四章,主要讨论清末时期的“剪辫易服”运动与废止女子缠足运动。关于剪辫易服运动,本文描述了它的兴起、形成与发展,揭示了围绕着剪辫易服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思想观念的交锋;关于废止女子缠足运动,本文对清末新政之前与之后废止女子缠足运动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概括,指出了废止女子缠足运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第五章题为“新军易服的成功和清末社会服饰的变化”,集中讨论了清末时期新军“易服”的成功及其对整个中国社会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指出清末时期服饰的变化具有很复杂的格局,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和社会区域的角度看,都有很不均衡的特点。   下编的主题为“民国时期服饰文化的变迁与各种社会思想”,也是由五章构成,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时中国服饰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各种社会思想的互动关系。其中,第六章“民国时期的社会思想运动”,对于民国时期社会思想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宏观概括,笔者对民国前期与民国后期的社会思想分别作了必要的整理,民国前期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主,各种社会思想均非常活跃;发展到民国后期便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流派。第七章题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服饰制度”,分别描述了民国前期与后期的服饰制度及其特点,指出民国时期的服饰制度与清末以前的服饰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国前期的服饰制度具有军事化、西洋化和兼顾本土服饰文化的色彩,其发展到民国后期,服饰制度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形成了精简化、平等化、规范化以及注重现实性、注重大众化的特点。以此分析为基础,最后指出了民国时期服饰制度的历史价值与意义。第八章,“剪辫易服与废止女子缠足运动的继续和基本完成”,对于起源于清末的“剪辫易服”运动与废止女子缠足运动在进入民国时期之后的继续和深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描述与分析,揭示了“剪辫易服”运动与废止女子缠足运动各自的特点、困难、政府的对策以及推动运动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与社会力量,指出了这两个运动对于中国人的身体革命所具有的意义。第九章,“西式服装的盛行与中山装的创制与影响”,展示了民国时期各种西式服装盛行的社会现象,并对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山装创制问题的各种看法进行归纳和梳理,进而以各种文献与图像史料为依据,对中山装的创制与形成进行了新的考证,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笔者认为中山装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孙中山崇拜的主要符号之一,它体现了强烈的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内涵丰富的象征意义;同时还体现了现代服饰的一些基本观念。此外,笔者还指出中山装的创制、流行与普及对于中国民众的服饰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十章,“传统服装的改良、发展与服饰多样化趋势的初步形成”,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包括长袍、马褂和旗袍在内的各种传统服装的改良与发展,特别是指出现代旗袍与传统旗袍的不同之所在,认为它表现了女性的身体之美,具有时装化的趋势。关于民国时期民众服饰生活多样化的趋势,笔者在对服饰多样化的诸多表现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指出,妇女开始走向服饰文化发展的潮头、东南沿海的大都市开始引导服饰文化的新潮流以及仍然存在对各种“奇装异服”予以控制和干涉的社会现象。   本文的结论与讨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必要的归纳与总结,指出清末至民国期间中国的服饰文化及其变迁,确实是与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和密切的互动关系。笔者指出,从清末至民国期间中国服饰文化的变迁是以服饰的现代化为主要的方向和目标的,在前行的进程中趋向平等化、自由化、市场化,并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注意到了服饰民族化的建构,催生了新的国民形象。同时,还指出了中国服饰文化在20世纪前半叶发生急剧变迁之历史进程的复杂性、曲折性与不均衡性。最后,对本文的主要贡献、尚存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也作了概要的说明、归纳与展望。   本文的附论一“20世纪后半叶中国服饰文化的变迁与社会思想观念”,概要描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诸多服饰文化变迁的现象,诸如自民国时代继承下来的长袍、马褂和旗袍以及从西方引进的西装、连衣裙等,在中国大陆社会趋于消失的命运;再比如,全国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穿起“老三装”(军便装、人民装、学生装)等现象,认为这些现象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上封建主义思想观念回潮和意识形态极端化的表现。附论二“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服装认知与意识--以在天津的问卷调查为例”,是笔者在天津从事问卷调查所获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报告。这次调查的基本假设是20世纪中国民众的服饰生活与服饰文化的剧烈变迁,可能与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尽相同的社会思想观念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关联性,笔者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国城市居民对于这种关联性的基本认识。其中与1949年以前有关的问题设定及统计数据分析,对于本文的有关章节可构成一定的补充。

南开大学

博士

社会学

王处辉

2009

中文

C91-09;TS941.12

326

2011-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