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插话现象的性别差异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王磊
东北师范大学
引用
插话作为一种常见的言语现象,对它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在采集、转写了自然环境中17段会话语料的基础上,对日常会话中插话现象的性别差异情况及其成因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和对比分析。另外,本文也考察了成功插话的因素及成功插话语言策略的性别选择情况,旨在指导对外汉语教师将我们考察得来的规律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引导留学生熟悉汉语日常会话中话轮交替的语言因素和非言语行为因素,掌握成功抢接话轮的语言策略,最终能抢夺到发言权,顺利参与交谈,实现交际目的。   根据本文的调查,我们认为:当今社会,在汉语日常会话中,女性比男性更爱插话。两种不同的插话形式,男女都更倾向于使用打断,且女性使用打断的频率远高出男性;男女使用重叠的频率都不高,但大体相当。异性之间插话现象较多,且女性的插话行为表现更活跃,更容易获得抢接话轮的成功;同性之间插话现象相对要少,男女表现趋同,但男性更容易以打断的方式获得抢接话轮的成功,且同性之间重叠并不是一种能很好地获得发言权的插话形式。另外,异性插话中,无论男女在成功插话后都更多地保持着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大多数时候都愿意就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继续展开交流,但转移话题时,往往是女性的行为表现更活跃;同性插话中,无论男女在成功打断后掌握话题控制权时都比较强势,而男性在成功重叠后基本上都会配合对方,继续原话题,合作态度很好。年龄、会话人之间的亲密度与插话现象的性别差异之间有关系,但职业、文化程度对插话现象的性别差异没有多大影响。这些插话现象性别差异的形成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社会地位、心理、社会分工和文化角色、社会价值取向、交谈者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成功插话的因素有语言因素和非言语行为因素两类。成功插话的语言策略也有语音策略、词汇策略、语法策略、语用策略四类。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胡晓研

2010

中文

H195

37

2011-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