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81923

我国批发业发展变化及原因分析

宋衍萍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批发业发展中有些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从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批发企业规模、从业人数出现了“萎缩”的趋势。很多学者提出了“批发萎缩论”“批发无用论”等否定批发的观点。 本论文针对近年来有关“批发萎缩论”“批发无用论”的提出,从批发业的产生与发展着眼,分析了我国批发业的发展历程;从影响我国批发业发展的下游零售业和上游生产商的变化入手,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批发业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在内外贸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在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发展、消费不断增长的现状中,只要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存在着时空差异,批发业就有存在的必要,并且市场经济越发达,这种必要性就越突出。论文认为当前批发业并没有萎缩,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商业模式下,批发方式已变得更加多样化,批发功能更加强大。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具体的批发业的形式与功能做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要重新明确批发业的内涵和外延。另外,本文指出了当前统计口径存在缺陷,已不能反映批发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了改进我国对于批发业统计的意见和建议。

批发业;批发形式;批发功能;交易规模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企业管理

王明明

2006

中文

F724.1

79

2006-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