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43817

马氏体相变的研究

王艳
河北工业大学
引用
D形核模型的核心是平面不变应变,认为这一应变在形核过程中起控制作用。对这新的形核模型有如下的主要考虑:参与形核的是一个较大的原子范围,例如106个原子区域,并采取集体的和规则的移动;母相和马氏体之间不是明锐的界面,而是一个渐变和漫散的过渡层,厚度可达上百个原子间距,此层为一低应变的平面不变应变层;马氏体沿平面不变应变的不变面析出,而平面不变应变又可以“稀释”而降低弹性能,从而降低形核能垒。 本文主要是在D形核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马氏体形核模型。由于马氏体片状晶胚易于在缺陷附近出现,为了说明这一点,详细讨论了刃型位错和和位错偶的应力场,认为在其应力场中一些特殊位置出现了引起马氏体相变的Y偶极子。马氏体形核的初级阶段是在缺陷附近,当初级马氏体形成后,储存于奥氏体中的弹性应变能(对初始马氏体的形成有阻碍作用)释放,引起弹性波在晶体中的传播,弹性波通过晶体时会引起质粒的振动而产生位移,此弹性波就是Y偶极子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一种弹性波。在接近相变温度时,弹性波振动频率的平方趋近于零,弹性模软化,晶格对于这种特殊的形变模的恢复力为零,从而促发母相结构中弹性不稳定性发生。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与母相的点阵振动发生耦合,可强化软模的形成,从而促进后继马氏体的形成。

马氏体相变;平面不变应变;Y偶极子;弹性波;形核模型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

理论物理

何文辰

2005

中文

O414.13

33

2006-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