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哲学分析

李德生
中共中央党校
引用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产生有国际背景下的民族冲突因素,也有中国历史背景下的阶级冲突因素。在国际大背景下,西方先进的生产力以及帝国主义的扩张本性对旧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扩张与旧中国封建经济、政治的冲突直接演变为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冲突。民族冲突和旧中国本身的阶级冲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旧中国无法协调的冲突世界。毛泽东正是在对这些冲突有了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并充分论证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冲突不仅存在于民族、阶级、阶层、利益集团之间,而且还存在于民族、阶级、阶层、利益集团的内部。毛泽东正是在充分分析和把握民族、阶级、阶层、利益集团内部冲突的基础上,指出革命对象内部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诸多的裂痕,从而充分论证了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如何使统一战线的可能性转变成为现实?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利益的巨大作用,从而在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中,他不断地强调考虑联盟者利益的重要性。他运用利益杆杠(包括经济的利益,也包括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等权利。)作为不同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联盟的粘合剂,强调利益均衡下的阶级、阶层力量的整合。 在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走向成熟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发表后,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逐步成熟。毛泽东开始用自己的哲学思维自主地指导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毛泽东的哲学思维对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哲学思想在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当今国际和当代中国,各种冲突仍然存在。在当代,作为缓解冲突的统一战线思想对于建立一个和谐的国内国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利益集团;哲学;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中央党校

硕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

薛广洲

2005

中文

A755;D613

31

2006-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