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霍季春
中共中央党校
引用
该文着重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建构等方面作了些许哲学反思,以期消解人们理解和实践层面上的种种误区,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把握和实践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更“真”阶段的发展,既是发展内涵的更真表现,也是发展精神的更真把握。从对发展的语义分析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多学科)审视出发以实现对可持续发展的语义分析,是从根本上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对人类以往实践过程、当代实践结果和未来实践趋势深刻把握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总结,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发展理论,必然成为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理论内核。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更“善”阶段的发展,主体的完美进步、限制的最大消减、制度的最佳选择、代价的最优防范必然是其追求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从主体进步、限制消减、制度选择和代价防范等角度进行深层解读,既是从理论上把握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更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所在。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更“美”阶段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所要求发生、发展并实现的是人对自身的革命,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革命。因此,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来建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支点,必然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快可持续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健全的主体性原则和主体间性原则也就必然地成为建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支点。 总之,可持续发展以人的理性存在为真,以彰显以人为本为善,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美的真善美的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的发展为条件,解决包括全球危机在内的各种人类发展性危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对人类道德与主体价值的反思,理解为人类更加理性的存在方式,或许更有利于解决现代社会的真正问题。这也许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最佳价值定位,并以此作为该文的一个最终结论。

可持续发展;价值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党校

硕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

屠春友

2005

中文

F061.3;F120.3

29

2006-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