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801324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周贤林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本文研究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发展、联系,评析它们的得失。这对于正确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动员人民积极参加现代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建国以来先后制定了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953年12月,党提出了过度时期总路线,规划了过渡时期党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党在历史上第一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64年12月,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们党宣布我国第二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这个战略目标一直延续到十二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科学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立足国情,制定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其思想来源于民主革命时期的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工业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其出发点是为了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包围和封锁,这个战略目标历经十余年。由于它的第一性,决定了它的开创性、探索性以及不可避免的失误性。党的认识在开创中发展,在探索中积淀,在失误中总结。在实现工业化目标过程中,党认识到仅靠单一的工业化是不能使我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就被认为是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为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成为当时人们奋斗的口号和自觉的行动。由于认识的局限,也由于“左”的错误,四个现代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行动上有很多的盲目性,目标上有明显的赶超性,留下了许多思考。我们就是在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总结、反思中制定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而党至此没有停止探索,在建设实践中,又依据发展实际,调整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使其更加完备。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一脉相承又梯递发展和突破,它们谱写了党和人民经济建设的奋斗史,展现了我们党和人民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愿望。

经济发展战略;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王跃

2005

中文

F123.3

93

2006-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