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混业经营——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的发展方向

陈建斌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引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经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先后放弃了金融业实施已久的分业经营体制,转而实行混业经营体制,从而打破了世界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平行发展的状态,世界金融业重归于混合状态。而中国在1995年正式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框架,根据中国加入WTO所作承诺,到2007年将向国外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业经营体制呈现出与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走向相背离的迹象。透视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与世界金融业发展主流趋反的现状,论证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在中长期内的发展方向是本文的主题。本文首先依据现代企业理论和金融中介理论阐述了银行存在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世界银行业向混业经营体制变迁的主要动因,以做为本文的理论铺垫。然后对世界银行业向混业经营经营回归的趋势作了一个概述,对银行业分业与混业经营的理论纷争做了一个评述,并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金融体制在20世纪的变迁以及德国一贯的混业经营体制作为案例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尔后在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后,提出混业经营是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分业经营是当前的合理选择,阐述了中国银行业经营体制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突破这些制约因素的对策。最后,阐述了中国银行业走向混业经营的路径设计和混业模式选择。本文认为,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分业与混业经营各有优劣,并不能得出孰优孰劣的定论,银行业经营体制的变迁体现的是对安全与效率的不同偏重;混业经营体制既是中国金融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中国银行业要实现混业经营务必突破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诸多制约因素;“渐近式”的改革路径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中国银行业走向混业经营的理性选择。

混业经营;中国银行业;金融业经营体制;分业经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硕士

政治经济学

郁方;左连村

2005

中文

G633.23;F832.1

73

2006-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