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新疆野生油菜的利用研究

郑卓
湖南农业大学
引用
本文对新疆野生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的亲和性、远缘杂种F1的鉴定、杂种F2的分离以及杂种后代选育出的两个不育株等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蕾期授粉、混合花粉授粉、残桩法、延时授粉可以有效克服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不亲和性。 2.远缘杂种F1育性不高,自交、回交均难以结实,是远缘杂种鉴定的主要依据。 3.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11条随机引物,对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杂种均为真杂种,说明采用蕾期授粉的方法可以克服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的不亲和性。 4.对远缘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小孢子发育过程观察表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不均衡是引起杂种高度不育的内在原因。 5.利用0.1﹪秋水仙碱在苗期处理F1,可以使少量杂种单株的育性得到部分恢复,自交、回交均能结实,尤以自由授粉条件下结籽率最高。 6.自由授粉来源的F2群体,育性很低,可育株少,半不育株多,有一定数量的不育株,大部分单株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F2花粉可染率与结角率和每角粒数呈正相关,对F1及其父本在隔离条件下自由授粉有利于杂种后代的选择。 7.对甘蓝型油菜×新疆野生油菜后代不育材料7-209初步研究表明,该不育材料结实较正常,育性表现为低温不育、高温可育,通过自交,不育性能够遗传。

新疆野生油菜;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生态型雄性不育;显性核不育

湖南农业大学

博士

作物遗传育种

李栒;官春云

2005

中文

S634.3

128

2005-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