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594463

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及示范推广应用模式研究

白杨敏
山西大学
引用
农业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农业强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改革,伴随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农业已解决了农业产品短缺问题,完成了农产品数量上的生产过程,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中国的农业技术和产品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巨大的落差,表现为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产品过剩和短缺并存等现象.特别是WTO的市场框架下,面对全球的农业市场,中国的农业如何发展,关系到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农业安全和经济基础的稳定.利用当前活跃的信息技术,即智能化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技术升级,逐步实现中国农业生产的内涵式发展,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中国是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起步较早的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智能化技术的萌芽就在江淮大地上产生.中国在农业专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开发,到上世纪末,在国家科技部和"863-306"课题组的支持下,全国各地都展开了农业专家系统的重点示范应用工作.目前,示范应用区已经扩展到全国19个省,示范区达23个.由于农业生产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各示范区根据其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积极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首先根据农业信息化的含义和研究范畴,分析构建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发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经验教训,并以国家智能化农业示范工程"863-11"为背景,通过对示范区开发和应用过程的调查和分析,总结概括智能化农业示范工程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在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下,智能化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模式和方式,例如"国营农场+家庭农场"、"龙头涉农企业+政府+农户"、"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户"等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的适用范围、推广特色和优势,并对示范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对中国农业专家系统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农业生产;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业

山西大学

硕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

张志耀

2004

中文

S126

38

2004-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