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594447

拟南芥隐性抗盐单基因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郭美丽
山西大学
引用
该实验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获得了隐性单基因抗盐突变体,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拟南芥营养器官结构的影响,进而通过对突变体的RAPD分析,获得了一个与植物抗盐性有关的1200bp大小的基因片段.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经Co<'60>-γ射线辐照处理后(M<,1>代)种植,所收获种子(M<,2>代)用于抗盐突变体的筛选.在含200 mmol/LNaCl的改良MS培养基上,通过对约80,000株M<,2>代幼苗的筛选,共获得352株根仍表现向地性生长或真叶不变为褐色的植株作为可能的突变体.将这些可能的突变体种植并收获M<,3>代种子,在高盐条件下继续进行筛选,其中4个株系仍100%表现抗盐性状.以野生型拟南芥为母本,突变体为父本进行回交,获得的子一代(F<,1>代)幼苗全部不表现抗盐性状.F<,1>代自花授粉所得的F<,2>代中,两个株系抗盐植株与不抗盐植株的比例为1:3,表明该突变体是隐性单基因突变体.NaCl胁迫对拟南芥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结构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拟南芥叶片趋于肉质化.当NaCl浓度小于100 mmol/L时,根组织结构与对照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当NaCl浓度达到250 mmol/L时,根组织结构对番红染料的着色较深而且不均匀,维管组织和外围皮层细胞着色较深,而维管组织周围的细胞着色较浅.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150条引物中有四条引物在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之间扩增出多态性,证明了DNA水平突变的发生,其中1条引物在突变体的扩增产物比在野生型的扩增产物多出一个大小约为1200bp的片段,初步认为该片段可能与植物的抗盐性有关.

拟南芥;抗盐突变体;γ射线;辐射诱变;NaCl胁迫;营养器官结构;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山西大学

硕士

植物学

郝建平

2004

中文

Q945.78

33

2004-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