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苯酚降解菌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狄军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引用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较多,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由于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由于含酚废水的独特的难降解性,引入高效菌种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这就需要这些菌种有较强的降解酚的能力,能较好的适应冲击负荷的变化,提高降酚的效率.基于以上的一些问题,该文研究了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处理过程,以培养高效菌株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焦化车间污水为菌种的来源,在30℃,转速为120r/min的恒温水浴振荡摇床上进行菌种的驯化、培养,根据培养基中菌落的大小、形状、表面光泽、隆起程度、透明程度、边缘形状、菌落颜色的差别,最终挑选出3种菌落,分别命名为GPS-1,GPS-2,GPS-3,这样得到了三株较为优势的菌株.对这三株菌种进行不同浓度的含酚废水降酚试验,测定其不同时间段内的降酚率和降酚的速率,结果表明GPS-1、GPS-3、GPS-2菌,在500mg/L的含酚量时,在前3小时内,降酚率分别为80.93%、71.62%、78.96%,在15小时内,降酚率达到了100%;在较高浓度2000mg/L时,在15小时,这三株菌的将酚率分别为93.16%、68.97%、90.52%.由此可见,该实验所筛选的菌株有较强的将酚能力,提高了将酚的速率;在较短时间内,用不同浓度的含酚量作降酚试验对比,这三株菌降酚率变化不大,可见这三株均有较强的适应冲积负荷变化的能力;通过对比得出在这三株菌中GPS-1菌株的降酚效果最好,将GPS-1菌定为所选的优势菌种.该实验对GPS-1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并对GPS-1菌株进行pH值、温度、外加碳源的特性试验研究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该菌降酚率最大的组合条件是pH值为7、温度为30℃、外加碳源(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0mg/L.该实验对GPS-1和GPS-3菌株进行了混合降酚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酚(500mg/L)的范围内其降酚率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当酚的浓度增达到较高即1000mg/L、1500 mg/L、2000 mg/L时,其降酚效率提高的不明显,说明混合菌株降酚在较低浓度时,其共生作用发挥较大效应.

含酚废水;生物处理;高效菌株;正交实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硕士

岩土工程

刘书贤

2003

中文

X78

52

2004-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