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低阻油层成因、识别方法及储层参数评价—以苏丹3/7区Adar-Yale油田为例

田中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引用
该文在综合岩心、测井、地质、地震支及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Adar-Yale油田低阻油层的微观机理、地质成因、识别方法及分布规律等.通过对低阻油层岩心资料—孔隙度、渗透率、粒度、毛细管压力曲线、扫描电镜(SEM)、X衍射等资料的分析认为低阻油层主要是由于中、低幅度油藏(含油高度小于几十米)条件下而储层的颗粒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增高引起.针对工区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点,提出了利用三种方法进行低阻油层的定性、定量识别,并利用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进行低阻油层的产能评价.该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同成因的低阻油层的识别难题.

低阻油层;地质成因;微孔隙系统;识别方法;储层参数;分布规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博士

油气田开发工程

穆龙新

2003

中文

TE155;P618.130.2

141

2004-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