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447975

“十七年”山东英雄主题小说的文化阐释

刘香
山东师范大学
引用
该文主要分三部分探讨“十七年”山东英雄主题小说的文化艺术意蕴.第一部分:“十七年”山东英雄主题小说的叙事传统.随着近现代中国革命的频频发生,社会政治、文化制度、道德规范等所蕴含的一系列精神力量发生转换的同时,山东作家们的英雄主题小说也经历了现代化的改造,完成了现代化的转换.第二部分:“十七年”山东英雄主题小说中“英雄形象”的原型剖析.《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是“十七年”山东作家这里获得了新的历史承传.“十七年”山东小说里的英雄形象如少剑波、李正等都是典型的“忠臣式”英雄,因为他们来源于“忠臣式”英雄原型.忠于正统文化的坚定信念使他们形成了当时 “主旋律文学”中一种别具特色的形象类型:扬子荣、刘洪等是典型的“良将式”英雄.前者既继承了后者的绵密、勇猛和正义的英雄气,更发展和改造了后者的忠义思想观念;桥隆飚、栾超家、林忠、鲁汉等这些明显带有草莽气的英雄,来源于“好汉式”的英雄原型.但是“十七年”山东小说文本中表现对他们进行主流形态改造的叙述就少了很多“看点”事实上这还是主流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冲突与制约在特定时期的体现.第三部分:“十七年”山东英雄主题小说的环境塑造.在“十七年”山东小说中,有很多类似以“聚义厅”或“忠义堂”式的文化环境,从中展现出山东作家从古到今文化流变里的精神向度,而“十七年”的山东英雄主题小说的环境改造,又体现出由民间话语向主流话语的主动靠拢;环境常常是由群体人物组成的.这些环境的塑造体现的是齐鲁文化的奉献和利他倾向的牺牲精神;而意识形态框架下的民间隐形结构的显现,充分体现出山东作家对民间话语不自觉地张扬.第四部分:余论.写民间英雄和写主旋律山东作家的所长,这在“十七年”的山东英雄主题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齐鲁文化在成就了山东“十七年”英雄主题小说的创作繁荣和艺术力量的同时,又使其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理性化的倾向.比如对英雄的正统观念的强调,对英雄的道德意识的强调,对于英雄的自然人性的相对忽视等.这些都是值得后人记取的.

山东;小说;英雄主题;文化阐释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魏建

2002

中文

I206.7

31

2004-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