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类本质视角下大学教育的类品质研究

汪辉
四川师范大学
引用
近千年的发展史表明,大学教育走向繁荣后,接踵而至的便是迫使其发动变革的困境,困境的突破又会迎来新的繁荣。大学教育每次陷入的困境都具有其独特性,但是这些独特性中又隐含着共性。从世界大学教育发展史来看,大学教育困境的共性表现为这样一对矛盾,即大学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育人理念对人产生的协同影响同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来看,我国大学教育困境表现出这样一种特性,即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以人的存在状态为支点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不单纯是大学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育人理念同中国当下社会实践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导致的,而是我们没有根据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等特点处理好大学教育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致使大学教育的知识体系与育人理念不能通过人的培养而对社会实践的发展产生理想的效果。从当下背景来看,一方面,大学教育表现出教学内容偏向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过程偏向确定性知识的单轨道传递等现状;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制定了通过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等学科建设,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力争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中占领制高点的新规划。可见,当今大学教育陷入了新的困境,即以培养适应传统社会分工的专业人才的学科体系和育人理念同培养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创新型产业人才相矛盾。该矛盾是大学教育困境的一般性、特殊性与时代性的综合体现,这决定了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塑造大学教育的品质,以推动大学教育走出困境。  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结点是人,人的存在状态是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保持平衡的支点,大学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的焦点也是人,因而,人就成了衡量大学教育的标准。现代大学的原型诞生于西方,对西方哲学史研究发现,西方对人存在的认识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即从外在事物获得对人的认识、从内在主观机能或外在事物的单方面来获得对人的认识、从思维与外在的统一中获得对人的认识。这些观点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与反思中,从单一的方面逐渐形成的关于人自身的全面认识。马克思类本质概念的提出将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统一于实践中,结束了人对自身片面化和抽象化的认识。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依据,其映现于人自身内则表现为人决定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自由,对这种自由的占有发生在实践活动中,因此,类本质也可说是人的实践本性。由于人活动的客观对象可划分为一般的物、客观的自我和同类的他人这三种,相对应地,类本质在个体身上表现为理性、类发展属性和共同体属性等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则构成了个体的存在状态。社会实践的发展决定了个体的存在状态,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又推动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存在状态为主线,对大学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与社会公共事业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大学凭借特定的认识论和真理的判断标准在意识上反映社会公共事业的内在秩序,并通过意识上的这种反映为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为大学提出智识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刺激大学认识论和真理判断标准的发展,并影响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一般性发展规律所表现出的大学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作为大学职能之一的大学教育,针对社会实践以及类本质所决定的人的发展需要,从理性、类发展属性和共同体属性三个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即在文化育人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科知识体系塑造学生的类意识、培养他们的普遍意识、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学教育的这种系统性育人价值就是其类品质。以类品质为主线梳理和分析大学教育的发展历史,结果发现,形成类品质的动力来源于推动公共事业发展的实践活动、共同的认识论与真理判断标准、基础知识体系等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的类概念指出技术具有类的特征性,是人外在化的身体机能,其存在与发展始终是为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导致的技术竞赛,将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竞争优势异化为抽象的普世价值,由此导致了技术的过剩,进而使技术成为了奴役人的力量,究其原因,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需要偏离了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教育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推动技术发展的需要重新纳入类的统摄之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具体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培养知识的转化能力与劳动素养。一方面,从类品质角度出发,今天大学教育的现状表现出三个问题,即专业教育失去基础知识体系的支撑、学科体系的结构功能无法在意识上反映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学科体系没有塑造符合文化特征的认识论与知识论;另一方面,从人的类属性来看,上述三个目标的达成需满足三个条件,能使学生产生切实感受的物质与文化世界、能激发学生对“无”产生意识的学科体系、能沟通大学与社会的实践平台。可见,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三对矛盾:其一,学生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是价值客体,在理想的大学教育中是价值主体;其二,学生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以认识“有”为目标,而在理想的大学教育中以对“无”的意识为目标;其三,学生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以抽象的符号认识为主,而在理想的大学教育中重视对社会实践的真实感知。对此,塑造类品质的途径也由三个方面构成:其一,课程的价值趋向转向学生的发展需要;其二,转变教育观念体现“无”的教育意义;其三,持续推动理论世界与社会实践产生交互影响构建终身教育平台。

大学教育;类本质;类品质;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才培养

四川师范大学

博士

教育学

汪明义;黄英杰

2023

中文

G641

2023-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