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湿证分布调查与临床特征分析

郑佳旋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  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患者湿证的分布特征,探讨并分析湿证与IMN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为今后临床上“从湿论治”IMN提供参考。  方法:  文献研究部分: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西医研究进展》中从IMN的概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述。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中,主要论述IMN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湿邪致病特点,同时详细介绍了传统医学“从湿论治”IMN的进展。  临床研究部分:分析了136例IMN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根据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湿证诊断标准》Ⅴ2.0对所有患者有无湿证进行诊断并分组,比较湿证组与非湿证组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24h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及血清白蛋白)的差异。利用《中医湿证评估量表》进行湿证程度评分,并分析湿证积分与24h蛋白尿定量、尿蛋白定性、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之间的关系。  结果:  1.在136例IMN患者中,男女占比为1.8∶1,平均年龄为58.00(47.00-66.00)岁,中老年人占比高达85.29%;湿证组患者126例,占92.65%,非湿证组10例,湿证组与非湿证组的比例约为12.6∶1。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分析两组IMN患者的镜下血尿情况,结果显示湿证组88例(69.84%)患者出现镜下血尿,高于非湿证组患者3例(3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分析两组IMN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湿证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定性均高于非湿证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低于非湿证组患者,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血常规、eGFR、血糖、血钾、肌酐、尿酸、血脂、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A2receptor,PLA2R)抗体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分析两组IMN患者的中医湿证积分,结果显示湿证组患者的湿证积分为15.00(11.00-20.00)分,高于非湿证组的5.00(3.75-8.00)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并进一步分析湿证积分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4h尿蛋白定量(P=0.002)、尿蛋白定性(P=0.019)与湿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血红蛋白(P=0.014)、血清白蛋白(P=0.013)与湿证积分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IMN好发于中老年男性,92.65%的患者经中医辨证伴有湿证,且湿证组患者常伴有镜下血尿。  2.IMN患者中湿证组24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均高于非湿证组,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非湿证组,提示湿证与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  3.湿证积分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

特发性膜性肾病;湿证;从湿论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内科学

包崑

2022

中文

R256.5

2023-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