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格局研究

柳富满
华中师范大学
引用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改善,居民生活工作方式逐渐转变,夜间活动需求逐渐增加,夜间消费规模与比重不断提高,夜间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国家与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推动夜间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夜间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的关注焦点。本文以地理学空间视角研究武汉市夜间经济,弥补中国夜间经济研究地理空间视角的空缺。解读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格局,对平衡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布局,构建夜间经济载体布局空间结构,提升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服务能力,推动武汉市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提取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游玩、文化体验、交通等夜间经济相关活动场所的空间位置,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缓冲区等空间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模式、空间集聚区域、空间圈层分布三个方面分析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以夜间载体发育程度、夜间交通便利度、安全保障、灯光照明四个方面构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服务能力评估体系并解析其空间分异。基于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及夜间经济载体服务能力空间分异,提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布局结构与策略。  研究表明:(1)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以集聚分布模式为主,集聚于主要商圈,集聚规模、形状与商圈等级和空间分布密切相关,集聚区域总体形成“一片两带三区多点”的空间结构。(2)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数量整体从城市中心向外围减少,远城区城市建成区所在圈层出现夜间经济载体数量小高峰,距离衰减规律明显。(3)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服务能力梯级分布明显,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夜间经济载体服务能力逐渐递减,中心外围分异明显。中心城区形成江汉路-中山大道、王家湾、徐东、中南路-楚河汉街、光谷等多个夜间经济载体服务能力高值集聚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服务能力主城区以高值-高值集聚模式为主,远城区偏远乡村低值-低值集聚,两级格局显著。(4)武汉市初步形成江汉路-中山大道-京汉大道-王家墩、徐东、中南路-楚河汉街、光谷四个夜间经济载体发育较好的大面积集聚区,提出打造中山大道-江汉路-京汉大道夜间经济载体布局主轴及长江沿岸夜间经济载体布局廊道,构建武汉市“一轴一廊四区多点”的夜间经济载体布局空间结构。

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服务能力;空间结构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地理学

刘嗣明

2021

中文

F127

2023-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