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朱践耳交响乐作品《黔岭素描》和声技术分析

孙晟泽
吉林艺术学院
引用
在多声部音乐出现之后,几乎所有音乐作品形式乃至音乐作品风格,均离不开和声技术的使用,换而言之,运用不同的和声技术,可以展现出音乐作品中不同的风格特征。因此,和声语言的独特性、和声技术的创新性,成为众多作曲家在创作作品当中十分看重的因素之一。尤其对于我国近现代的作曲家来说,在如何使用并创新西方的和声技术,结合我国民族音乐的特征,进而形成全新的一种音乐风格的问题上,他们都在不断的大胆尝试着、探索着,本文就是对我国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所创作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中各个乐章的作品,进行调式调性以及和声技术使用的分析。其中,调式调性的使用(缺谓语,因不懂专业术语的表达,故使用了该词做替代)与和声的使用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珠联璧合,互不矛盾。  本片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作曲家朱践耳先生的生平进行介绍,以及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的创作背景介绍。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交响组曲《黔岭素描》各个乐章的调式调性创作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交响组曲《黔岭素描》当中较为主要的和声技术使用的分析。  主要是四五度结构和声进行以及一级多音与复合和声等方面的和声技术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作曲家朱践耳先生作品创作的意义及影响进行概述。

交响乐作品;朱践耳;和声技术;调式调性

吉林艺术学院

硕士

音乐与舞蹈学

林成进

2021

中文

J605

2022-0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