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382635

N催化剂粒形改进研究

谭忠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针对N催化剂合成过程中出现的异形(枣核状或条状)颗粒的现象,研究了催化剂合成工艺和合成配方对催化剂颗粒形态和粒度分布的因素;通过冷模模拟和中试放大研究,分析了影响催化剂粒形和粒度分布的工程因素;最终在工业生产装置上实现了对催化剂粒形和粒度分布的调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催化剂颗粒形态对ECP中微量杂质成分非常敏感,ECP的质量是影响催化剂粒形最主要的原因.2、催化剂合成配方对催化剂粒形有很大影响:凡是导致催化剂粒子变大的配方,也是容易出现异形粒子出现的配方.3、氯化镁溶解体系对催化剂粒形具有就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各溶剂的比例关系,能够改变催化剂粒形及粒度分布.其中甲苯的用量对催化剂粒形具有较好调节作用.4、反应体系的升温速度对催化剂生长有最直接的影响,因而与催化剂粒形的关系很大.5、催化剂酯钛处理和洗涤处理,对催化剂颗粒表面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6、催化剂的干燥过程不会影响催化剂总体的粒形,但在催化剂干燥前后,催化剂粒度会略微减小.7、氯化镁溶解质量差对催化剂粒度分布有不良影响.8、搅拌对活性氯化镁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催化剂颗粒大小与粒径分布.9、对催化剂合成釜进行了冷模放大研究,优化了催化剂合成釜内部构件.10、优化了催化剂合成工艺,解决了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放大效应对催化剂质量的不利影响.

N催化剂;合成工艺;合成配方;颗粒形态;粒度分布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化学工程

李成岳;李天益

2000

中文

TQ426.6

59

2004-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