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红皮病型银屑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以及皮损Toll样受体表达情况的探究

郭智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引用
背景和目的  红皮病型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EP),是银屑病的一种相对罕见且较为严重的临床亚型,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临床特点为剧烈瘙痒的泛发性红皮病,伴水肿和大量脱屑,患者可能出现严重水电解质调节紊乱、体温调节异常以及代谢失衡。因其发病率低,缺少临床数据,尚未得到标准化的临床治疗指南。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固有免疫中发挥模式识别受体的作用,识别组织损伤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大量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发现银屑病的发生和维持中有TLRs的异常激活。但TLR各亚型是否在银屑病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目前的研究报道尚未得出一致结论,且未有在红皮病型银屑病这一亚型的相关实验。  本课题拟对就诊北京协和医院的E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究治疗效果及可能相关的临床因素;通过免疫组化,探究TLRs在EP皮损表达,为未来明确EP机制、寻找下一个治疗靶点提供方向。  方法  本课题对2015年10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于我院皮肤科病房接受诊治的诊断明确的EP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汇总患者基本临床特征、银屑病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治疗以及疗效信息,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类。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根据是否符合正态性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各临床因素是否与疗效相关,以及各因素与治疗药物是否相关。对两种疗效评价方法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  选取15例诊断明确的EP患者皮损组织,进行组织切片以及TLR2、TLR3免疫组化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程度以及阳性细胞占视野总细胞比例,对切片进行定量评分,最终将染色结果分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4级。  结果  (一)回顾性分析  1.基本信息:共纳入77例EP患者,男女比为3.05∶1,年龄为50.62±17.13岁;既往银屑病类型中,主要为寻常型(77.9%)、关节病型(11.7%)和脓疱型(10.4%);既往治疗史中,中药(63.6%)、维A酸(50.6%)和糖皮质激素(39.0%)最多;62.3%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高血压(29.9%)和高脂血症(28.6%)最多;77.9%本次EP发病有明确诱发因素,主要为激素减量或停药不当(31.2%)、刺激性强外用药(24.7%)、感染(10.4%)和紧张压力等精神因素(9.1%);  2.65例接受系统治疗,3例生物治疗,9例联合治疗。32例(41.5%)治疗显效,45例(58.4%)有效,没有无效或加重;  3.24例报告了并发症,其中21例为感染,包括皮肤、肺部、泌尿系感染,6例报告了治疗相关副作用,包括药物性肝损、治疗后血脂异常;  4.既往银屑病病程与疗效显著相关(p=0.031),银屑病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其余与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5.分析全部77名,分系统治疗、生物制剂、联合三组。各临床因素与临床应用治疗药物的种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6.分析仅接受系统治疗的62例,分为单用维A酸、维A酸+激素、维A酸+免疫抑制剂三组。性别与系统药物有显著相关(p=0.038);其余因素与系统治疗药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7.分析了基于症状体征和基于PASI评分的两种疗效评价方法,两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60)。  (二)TLRs的表达情况  TLR2在一例EP皮损组织中有表达,染色深浅为浅棕色,阳性细胞比例为5~25%,综合染色结果表达强度为阳性(++),表达位置为基底层,在其余14例皮损组织中染色为无色、阳性细胞比例<5%,综合染色结果为阴性(-);TLR3在15例EP皮损组织中染色均为无色、阳性细胞比例均<5%,综合染色结果为阴性(-)。  结论  1.回顾性分析显示,既往银屑病程与疗效显著相关,性别、初发年龄、既往银屑病类型、系统症状严重程度、代谢综合征、治疗方案与疗效无统计学相关性;性别和系统治疗药物的选择显著相关,其余因素与治疗药物的选择无统计学相关性;  2.TLRs的表达情况,15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组织染色未见显著性阳性,EP皮损处不表达TLR2、TLR3。

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分析;Toll样受体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博士

临床医学

晋红中

2020

中文

R758.63

2021-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