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定义、结构及临床应用探究

滕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引用
背景:瘢痕疙瘩是一种良性纤维增殖性疾病,手术辅以放射治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为解决瘢痕疙瘩切除后剩余皮肤量不足导致的难以直接缝合或缝合后张力过大的问题,去核并保留瘢痕疙瘩“表皮”覆盖创面的方法逐渐应用于耳部瘢痕疙瘩。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沿用瘢痕去核的思路,改良了面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设计原位瘢痕疙瘩双蒂皮瓣覆盖创面,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受瘢痕疙瘩缺乏可靠的动物模型的限制,目前的研究仅限于手术报道、临床效果统计及少量简单的组织学验证,缺乏对该皮瓣细致的组织学分析以及成活机理的探讨。  目的:细致研究该皮瓣的组织学层次结构,通过微血管结构观察、密度分析、灌注研究等间接验证该皮瓣可能的供血方式,从而给出皮瓣的定义及命名。临床研究该皮瓣的成活率及短期并发症,观察手术效果。  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的患者,根据不同纳入及排除标准分别纳入无创检查、病理检查、临床研究的研究中。第一部分通过术后病理标本H-E染色分析瘢痕疙瘩(keloid,KD)表皮及表皮下组织的组织结构,与邻近皮肤(adjacent skin,AS)相对比,并分层进行厚度测量。第二部分旨在研究瘢痕疙瘩表皮下的微血管血供,间接证明该皮瓣可能的供血方式,通过CD31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中(subepidermal area of keloid,KDS)的微血管走行、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并与邻近皮肤真皮层(dermal layer of adjacent skin,ASD)及瘢痕疙瘩深部(deep area of keloid,KDD)相对比。通过CD31免疫荧光染色及重建直观展示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中的微血管网。利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系统(laser speckle contrast imaging system,LSCI)分析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的血流灌注量。第三部分纳入拟将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应用于瘢痕疙瘩切除畸形修复手术的病人,联合术后放射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计算皮瓣的成活率、短期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第一部分测量可知瘢痕疙瘩的表皮层厚度(136.43±35.31μm)比临近皮肤表皮层厚度(78.80±13.85μm)增加了57.62μm(95%CI:41.529-73.715μm),P<0.001,d=1.63。嗜酸性致密的厚层胶原纤维沉积于原真皮层的位置,原有真皮结构改变,瘢痕疙瘩表皮层及表皮下组织总厚度平均为(391.38±2.34μm)。第二部分血供及成活机理研究中,可见KDS区域血管走行基本平行于皮肤表面,少量纵行血管延伸至真皮乳头。KDS区域的微血管密度(13.90±3.44个/视野)显著高于ASD区域(7.82±2.30个/视野),P<0.001,d=1.78;并高于KDD区域(5.43±1.34个/视野),P<0.001,d=2.48。免疫荧光染色及微血管重建可直观观察到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中密布的横向走行的微血管网。在灌注分析中,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的平均血流灌注(132.72±31.25PU)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的浅层微血管平均灌注(73.90±17.91PU),P<0.001,d=1.97。第三部分的临床研究中,总计设计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170个,其中11个皮瓣术后出现局部血运不良(6.47%),在术后高压氧治疗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手术效果良好。  结论:我们提出“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概念。该皮瓣在实际应用中在组织学上由瘢痕疙瘩表皮、表皮下组织、及少量瘢痕疙瘩组织组成。该皮瓣内存在血管网结构,位于瘢痕疙瘩表皮下组织内,深度约为150-400μm的范围,将其命名为“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瘢痕疙瘩表皮下微血管网中高于正常皮肤的微血管密度、平行于表皮方向的微血管走行、高于正常皮肤的血流灌注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皮瓣在应用时良好的血运状态。临床应用中需保证在安全的层次分离,不破坏该血管网结构。该皮瓣成活率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实用性。

瘢痕疙瘩;皮瓣;表皮下血管网;微血管密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博士

临床医学

王友彬

2020

中文

R751

2021-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