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FXR--胆汁酸介导的抗结核药物肝毒性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机制初步探讨

李香莲
苏州大学
引用
目的:  通过研究小鼠给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毒性的胆汁酸谱变化,探讨法尼醇X受体(Famesoid X receptor,FXR)-胆汁酸介导的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及预防肝损伤提供依据。  方法:  1.靶向代谢组学:建立小鼠血清中19种胆汁酸浓度的LC-MS/MS检测方法,采用岛津LC-30A液相系统串联AB SCIEX QUAD5500质谱仪,CORTECS UPLC⑩HSS T3(2.l×100mm,1.6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含6mM乙酸铵)为A相,95%乙腈为B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小鼠血清中的胆汁酸谱进行测定;  2.动物肝损伤模型分组及化学干预:野生型小鼠(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0.5%CMC-Na)、Rifampin组(RIF,120mg·kg-1)、Isoniazid组(INH,60mg·kg-1)、Pyrazinamide组(PZA,300mg·kg-1)、HRZ组(120mg·kg-1RIF+60mg·kg-1INH+300mg·kg-1PZA),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并采用FXR敲除小鼠(FXR-/-小鼠)及奥贝胆酸(Obeticholic acid,OCA)干预措施,观察C57BL/6、FXR-/-小鼠(每组6只)给予HRZ、HRZ+OCA后代谢物及组织损伤变化;  3.肝损伤指标检测:小鼠血清检测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总胆酸(TBA),观察肝功能变化;取小鼠肝脏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状态变化;  4.基因及蛋白表达:通过RT-qPCR检测小鼠肝组织FXR、小分子伴侣(Small heterodiner partner,SHP)、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7α-hydroxylase,CYP7A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FXR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建立了小鼠血清中19种胆汁酸浓度的LC-MS/MS检测方法,选取的高浓度胆汁酸4~4000ng·mL-1低浓度胆汁酸0.4~400ng·mL-1的线性范围良好,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5%,且在室温放置6h、进样器放置24h及-80℃反复冻融3次考察条件下稳定,符合样本检测要求;  2.给药后,肝组织切片显示各个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ALT和AST及TBA在INH、RIF及HRZ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PZA组升高相对较缓,其中RIF组胆汁酸升高最明显(P<0.01)。8种胆汁酸有显著变化,其中CA在给药组中均显著升高(P<0.05),野生型小鼠及临床患者在给予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后,CA浓度与ALT及AST有一定的相关性;  3.FXR-/-小鼠显示给药后ALT及AST较野生型升高减缓,胆汁酸升高幅度也变小;野生型小鼠显示给药后FXR、SHP表达受到抑制,CYP7A1表达升高;联合OCA治疗后,相对于HRZ组,ALT、AST以及胆汁酸更趋于正常水平,同时对FXR、SHP、CYP7A1的表达有部分逆转作用。  结论:  1.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毒性与胆汁酸代谢有关,CA变化最显著且其变化与ALT及AST有一定的相关性;2.FXR-胆汁酸是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毒性可能的机制之一,OCA可部分逆转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毒性。

抗结核药物;肝毒性;胆汁酸谱;代谢组学

苏州大学

硕士

药剂学

缪丽燕

2020

中文

R978.3

2021-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