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浙江跨湖桥地区新石器时代植被变化及人类活动:自然钻孔与遗址剖面的孢粉记录对比

潘浩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引用
本文通过浙江跨湖桥遗址附近地区白马湖孔、湘湖两个自然钻孔的孢粉、炭屑分析,结合岩性、地球化学元素、硅藻等指标进行综合重建了本研究遗址附近地区早中新石器时期植被演替、古环境演化过程。同时,对比跨湖桥遗址剖面的孢粉记录,探讨了遗址区内外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干扰的异同及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  白马湖、湘湖2孔综合指标分析结果揭示了跨湖桥地区环境变化经历了如下阶段:1)9500-8840cal a BP,遗址外围植被是以松属(Pinus)、栎属(Quercus)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气候温凉湿润。而遗址区主要发育落叶栎林;2)8840-7950cala BP本阶段莎草科(Cyperaceae)、喜湿元素Ba含量明显上升。表明此时沼泽湿地面积扩大,是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地貌和生态基础;3)7950-7400cal a BP期间两个钻孔同时揭示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禾本科(Poaceae)花粉以及炭屑持续增多,表明跨湖桥文化人类活动范围距离遗址点至少可达3km以外的区域,但干扰强度相比遗址区明显较小,推测早期先民以跨湖桥遗址为中心向外辐射扩散;4)7400cal a BP之后两个钻孔皆受海洋因素影响,与海相环境相关的沟鞭藻、藜科(Chenopodiaceae)、和Sr/Ba元素比值等指标表明不断上涨的海水淹没了跨湖桥先民的家园,古人类被迫外迁。本文研究应证了前人认为跨湖桥遗址在7400cal a BP之后衰亡与海平面上升或钱塘江海潮相关的观点。  本研究揭示了跨湖桥地区遗址区和遗址外围早中全新世植被的空间异质性,拓展了跨湖桥文化的影响范围及对植被干扰的异同的认识,为深入认识我国东南沿海平原地区人类与环境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资料。

新石器时代;植被变化;古环境演化;人类活动;跨湖桥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舒军武

2020

中文

Q914.5

2020-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