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分流型Bentall术与开放型Bentall术对主动脉根部疾病的短期疗效比较

范舒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引用
背景:  Bentall式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其由Bentall和DeBono在1968年首次提出,随着多年的技术进步及材料发展,在其基础上出现了多种改良术式,其中包括分流型Bentall术和“纽扣式”开放型Bentall术。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考虑手术时长及术后出血风险,目前国内更多采用分流型Bentall术,且针对上述两种术式术后结果的对比国内仍较少,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地总结我科近2年的病例,对此两种术式的术中及早期术后情况进行评估与比较,以期为日后相关疾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7至2019.3我科同期收治的55名患者(男性87.3%,平均年龄51.0±12.9岁),原发病均为主动脉根/窦部瘤或瘤样扩张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中包括马凡综合征4例(4/55,7.3%)。所有患者均为择期行Bentall手术,其中29例(29/55,52.7%)行开放型Bentall术,26例(26/55,47.3%)行分流型Bentall术。对两组患者术中、早期术后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  结果:  分流型Bentall术术中体外循环(112.0±35.0min,P<0.001)和主动脉阻断时间(75.5±34.0min,P<0.001)均较开放型Bentall术短,两组术后恢复时间相当,且开放型Bentall术组呼吸机使用时间(11.0±4.0,P<0.001)及术后住院时间(7.0±3.0,P=0.031)更短。55例术后整体死亡率为(2/55,3.6%),均出现在分流型Bentall组术后(7.7% vs 0,n.s)。术后并发症(分流型与开放型Bentall式术比较):心包积液(0 vs 3.4%, n.s),乳糜漏(3.8% vs 0,n.s),肺栓塞(3.8%vs 3.4%,n.s)。两种术式的选择与术后早期并发症/死亡的出现无关(P=0.219)。但分流型Bentall术术后D-二聚体明显较开放型高(2.9±3.1,P<0.001)且造影剂外溢发生情况更常见(15.4%vs0,P=0.044)。  结论:  分流型Bentall术与开放型Bentall术在早期并发症及死亡率上并无明显差别。分流型Bentall术的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更短,能降低缺血及肝素灌注等全身性影响,并且对于吻合口微量出血具有局限作用,但其术后造影剂外溢更常见,术后D-二聚体明显较开放型Bentall术高,可能有更高的潜在长期出血及肺栓塞风险;开放型Bentall术术后恢复时间不亚于分流型Bentall术,在解剖上更接近正常生理结构。因此,对于一般情况良好、无出血高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开放型Bentall术;但对于基础情况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体外循环或合并有马凡综合征/白塞病/凝血障碍的血管条件差、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分流型Bentall术或可早期局限出血,但术后需警惕肺栓塞及长期左-右分流可能。

主动脉根部疾病;分流型Bentall术;开放型Bentall术;临床疗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硕士

外科学

郭宏伟

2018

中文

R543.1

2020-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