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放疗相关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周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引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胸部放射治疗期间同步或序贯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放疗相关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影像学表现严重程度的差异,研究放疗期间同步应用靶向药物对放射性肺炎发生及影像学受累严重程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胸部放疗,并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3月以上的局部晚期/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及影像学随访资料,将患者根据放疗期间有无靶向药物使用分为“放疗和靶向治疗同步组”与“放疗和靶向治疗序贯组”两组。统计患者≥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CTCAE4.0标准)、测量并估算其影像学受累范围和表现。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放疗期间靶向药物使用对于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RP)风险的影响,以及其对肺部影像学受累范围的影响。  结果:共有103例纳入分析,中位年龄60.5岁,男性50.5%,非鳞癌87.4%,Ⅲb期和Ⅳ期比例分别为24.3%和75.7%,患者总计接受了3-24次分割,总量10-72Gy的胸部放射治疗。11例(10.7%)反生≥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2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因合并感染死亡。放疗和靶向治疗同步组出现7例≥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17.1%),放疗与靶向治疗序贯组为4例(6.5%)。Logistic回归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和ECOG评分后,放疗期间同步靶向治疗相对于放疗期间无靶向治疗的患者,发生CTCAE≥3级的RP的风险升高(OR=4.40,95%CI:1.05-18.47,P=0.04),同时放疗与靶向治疗同步组使发生更严重影像学受累(受累体积更大)的风险升高(OR=7.32,95%CI:2.10-25.43,P=0.002),而且更显著。靶向治疗进展前或进展后行放疗的患者≥3级RP的风险无显著性差异(P=0.58,OR=2.32,95%CI:0.35-15.43)。  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放疗与靶向治疗联合治疗模式总体耐受可。放疗与靶向治疗同步的治疗模式放射相关肺损害的影像学受累更广泛,且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增加。

肺癌;放射性肺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胸部放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博士

临床医学

王孟昭

2019

中文

R734.2;R563.1

2020-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