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压力与生计:在城镇购房农户的“居”与“业”变迁研究——以晋东南Z村为例

曹琦
华中师范大学
引用
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户家庭在城镇购房。随着购房行为的发生,从外部环境看,购房后农户家庭的生活、生计场域发生重大改变;同时,家庭内部生计资本也发生转换。农户家庭面对这些变化,会对生产与生活进行调整。本文以山西省J市Y县Z村为例,试图探讨农户家庭在城镇购置商品房后“居住”与“生计”的变迁过程。  可持续生计理论阐述了农户生计策略形成的过程以及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因素。框架中的五种生计资本是其核心内容,也是家庭选择一定生计策略进而取得生计输出的根本。家庭压力理论研究中,社会学家侧重于探讨个人与家庭在面对压力时所拥有的资源。因此,本文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的生计资本与家庭压力理论中ABC-X模型相结合,构建出“压力与生计”分析框架。试图探讨在城镇购房的农户家庭,面对“购房”这一压力源,如何通过改变认知、调动各项生计资本,调整生计策略以应对压力。  通过研究,发现已经在城镇购房的农户,属于村中有“能力”的家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各类原有资本均较为充足;二是生计策略呈现多元化的兼业生计。购房发生后,农户家庭的“能力”转变为压力。具体而言,在生计资本方面,自然资本变化不大;物质资本由原本村里的老屋,变为老屋及在城镇购置的商品房,这是农户家庭今后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压力多表现为家庭金融资本萎缩压力以及因需要就业转型而产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压力。农户的金融资本增长滞缓,家庭成员承受着外债压力、明显增加的生活压力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家庭生计转型压力。因此,购房发生后,家庭压力源形成,家庭成员的主观认知也随之发生变化。  为了应对压力,农户家庭将形成新的居住与生计策略。根据家庭成员居住地点以及生计策略的不同,将农户分为三类,即“家庭成员全部住村的兼业生计”、“家庭成员部分住城的以非农为主型生计”与“家庭成员全部住城的非农型生计”。第一,家庭成员全部“住村”的农户家庭往往是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的农户,家庭非农化生计转型不顺利,因而采用全部“住村”的居住方式降低生活成本,此时在城镇的商品房属于闲置状态,无法发挥其居住和生产等作用。第二,家庭成员部分“住城”的农户往往基于代际关系分工,子代进城生产生活,父代留村耕种土地,以此实现生计收益最大化。该阶段也是一个过渡阶段,当家庭成员进城就业稳定后,会开始预估放弃农耕地、留在城市长期生活是否会比在农村生活得更好,如果能够改善家庭生活情况则逐渐向城镇迁移。第三,家庭成员全部“住城”意味着老年农业的解体、生计方式的完全非农化和家庭成员的市民化。  从“住村”到“住城”,随着家庭成员居住地点的改变,农户家庭的生计方式也发生变化。这个过程中,农户生计资本结构虽然变化微小,但仍可以看出:一是自然资本、物质资本改善生计状况的作用有限;二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储量进一步增加;三是三种资本间的作用增强。值得指出的是,“城镇商品房”作为农户家庭新添置的物质资产,在使家庭面对压力的同时,会在无形之中提升家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助于改善家庭生计状况。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化,逐步引起农户家庭生计方式非农化。

农户家庭;城镇购房;家庭压力;生计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社会学

李雪萍

2018

中文

F299.21

56

2018-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