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场域视野下果品销售链与果农境况的分析——以山东省J镇苹果销售为例

刘宝林
华中师范大学
引用
自计划经济逐步走出农村市场领域以来,农产品也由被动销售向销售与主动被采购的模式逐渐发展。在长期的生产销售实践中,产生的果农、中间人、农产品收购商等各行为主体在农产品销售与采购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稳定而有序的交易框架。而这稳定的框架不仅是各角色的机械组成,更是各种关系的集合。本文以山东省J镇苹果果品销售为案例,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相关理论,从微观视野分析整个果品销售过程及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和角逐,并将销售过程中形成的这种“交易框架”成为“销售链”,对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并就其如何形成、如何运作及其在场域中随实践的不断进展而变化发展的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同时,对销售场域中各行为主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阐述,着重分析果农群体在场域内的生产和销售境况。  研究表明,果品销售中,销售链的形成是销售场域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非正式的约束和规则对于果品销售链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位于销售场域之下的农产品销售链中的各主体之间是一种相互竞技关系同时也相互合作妥协,而果农则是处于销售链下游的底层群体。另一方面,果农、中间人、果品收购商人在长期是销售实践中,为了使自身获得更大利益,在销售场域的实践中亦各自形成了与自身相匹配的惯习;在果品销售场域实践中,各个参与角色之间的位置是并非一成不变的,而作为销售链下游的果农不甘自身的劣势地位,在场域实践中做着各种突破性的尝试。

果品销售链;果农境况;场域理论;交易框架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社会学

陆汉文

2018

中文

F323.7

45

2018-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