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非血栓性髂静脉狭窄率测定与临床分级相关性的研究

井元虎
大连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病例越来越多,但髂静脉受压程度与静脉曲张临床分级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关系尚不明确。为此,拟通过对比两种髂静脉狭窄率评估方法,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并探索一个更准确的髂静脉狭窄程度评估方法,指导临床。  方法:收集我院血管外科自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的274例CV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因此课题为回顾性研究,故未制定有关知情同意。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我院自身实际,制定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入组患者静脉曲张临床分级均采取CEAP分级法,髂静脉狭窄程度分为4级。所有患者均于我院64排螺旋CT下行左下肢静脉造影,静脉造影皆采取统一标准。由两名有经验医师独立进行髂静脉受压情况的影像学评估,通过CT面积软件和CT直径测量工具两种方法计算髂静脉狭窄率。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有关数据进行ROC曲线和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入组患者103例,男性60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8.39±9.49)岁,女性平均年龄(58.79±8.68)岁,男性平均年龄(58.10±10.09)岁。髂静脉受压程度“面积”与“短径”法所测两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92,df=204,P=0.00)。“面积”法测量结果所得左髂静脉平均受压程度为(20±34)%,女性、男性左髂静脉平均受压程度分别为(24±31)%,(21±34)%,无统计学意义。左髂静脉受压程度与髂静脉受压综合症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CEAP分级)(P>0.05,AUROC=0.529)低度相关、与侧枝形成(P>0.05,AUROC=0.600)低度相关,但相关性皆不显著,与年龄(P>0.05),性别(P>0.05)不相关。“短径”法测量结果所得左髂静脉的平均受压程度为(54±18)%,女性、男性左髂静脉平均受压程度分别为(57±18)%,(54±18)%,无统计学意义。左髂静脉受压的程度与髂静脉侧枝形成显著相关(P<0.05,AUROC=0.657),与髂静脉受压综合症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P>0.05,AUROC=0.432)、年龄(P>0.05),性别(P>0.05)不相关。髂静脉受压综合症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CEAP分级)与性别(P>0.05,AUROC=0.562)、年龄(P>0.05,AUROC=0.458)、侧支形成(P>0.05,AUROC=0.514)无显著相关。髂静脉侧枝形成与年龄(P>0.05),性别(P>0.05)不相关。  结论:髂静脉受压综合症病因复杂,其与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级无显著相关。髂静脉受压引起同侧下肢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产生。而其临床表现又缺少特殊性,临床确诊多依靠影像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又呈现多样化。通过CT面积测量软件评估髂静脉狭窄率较“短径”评估法更准确,更为接近反映真实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也能较好预测因血液动力学改变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当前关于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症的治疗原则国内及国际均未达成共识,诊疗标准有一定差异性,但治疗的关键应为缓解因血液动力学改变所引发的临床症状。髂静脉侧枝循环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缓解临床症状,故对于有大量盆腔侧枝形成的Cockett综合症患者应结合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症;狭窄率;血液动力学;诊断标准;临床治疗

大连医科大学

硕士

外科学

张喜成

2018

中文

R543.6

39

2018-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