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优化研究——以廊坊市绿地系统为例

韩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
引用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到国家政策之中,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如何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型城镇化要求我们必须面对城市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系统无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作为“城市之肺”,绿地系统通过其自身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将城市和自然结合起来,对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廊坊市为例,通过调整现状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加强其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联系,推进城市绿地系统自身的演化,作用于城市发展之中,最终形成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本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研究法、综合归纳法、实际分析法全面收集研究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及图片。在梳理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的过程中,着重研究了几何学上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和基于“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的绿地景观结构两种模式。并通过对莫斯科、波士顿、墨尔本以及深圳、合肥、乐山等国内外城市案例的研究,总结了效果较好的绿地系统结构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廊坊市的绿地系统现状进行了调研,归纳了廊坊市绿地系统的突出问题,如城市特色风貌不突出、生态效率低,结构松散缺乏稳定性等。  为探索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新思路,更好的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本次研究对整个市域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并以此为主要依据,优化廊坊市各层次的绿地系统结构。在京津冀区域提出了“两环、四点、多廊”的绿地系统结构设想,以廊坊为主要生态廊道,将区域西北、东南两大生态片区联系起来。在市域层面构造“一轴一核四带,网状成片,多园点缀”的绿地系统结构,强化了市域内绿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在中心城市层面上,提出了“一廊、两环、多点、绿楔相联、多带成网”结构设想,主要强调绿核、绿楔的作用以及外围生态绿地的渗入。在中心城区层面上构建“一心、一环、两带、网状、多点、生态楔入”的新格局,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建成区的相互融合。同时,对辅助的相关政策、协作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规划设计;生态效率

河北农业大学

硕士

建筑与土木工程

纪江海;潘建华

2017

中文

TU985.1

65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