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实施效果研究

赵晓冬
河北农业大学
引用
为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求矛盾,衡水市成为国家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本文通过研究衡水市实施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艺节水相关项目(简称:项目),探讨衡水市项目实施的效果,从而提升衡水市相关部门对地下水压采农业项目的认识,反应项目实施主体的意愿,为其它地区开展此类项目提供参考。  通过研读衡水市2014年度至2016年度项目相关规划,在中国知网等信息网站检索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资源、农业节水等方面的文献,充分掌握了项目的实施要素:实施区域、技术模式、设计压采量等。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定量分析法,以调整种植模式项目、冬小麦春灌节水技术项目、小麦保护性耕作项目、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项目、蔬菜水肥一体化项目为单元,对比分析各分类项目的压采能力、实施效益实现情况等,确定了各分类项目实施效果均达到实施方案规划,且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突出。  研究得出(1)2014年至2016年,衡水市累计调减小麦种植面积158.16万亩,减少地下水开采近2.9亿立方米。大幅度降低了水资源利用强度,且实施操作简便,节水、节肥、节药、省工、减少农机作业投入等综合效果明显。为种植玉米、杂粮、花生等作物空余出宽松的播种时间,更好的利用雨热同季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整种植模式项目成为了衡水市主动应对生态资源环境压力、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2)冬小麦春灌节水项目的实施加快了衡水市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依托该项目推广小麦抗旱节水品种43个,种植面积348万亩,占2016/2017年度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92.6%,由于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和小麦抗旱集成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春季小麦生产灌溉用水下降幅度明显,基本杜绝了春灌三、四水,达到了实施方案的要求。(3)该项目的实施减轻了机械作业对土壤的破坏,降低田间扬尘,从而抑制了沙尘暴,减少了小麦整地、耕种期间的水分蒸发。使上茬作物秸秆还田,在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同时,杜绝项目区秸秆焚烧,保护环境。(4)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机械化、自动化科学管理肥水的综合效应,具备节水、节肥、省时、省工、增效、提质等诸多优点。项目实施后可节约灌溉用水25%-40%,节约肥料施用30%-50%,节省灌溉用时、用工50%左右,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抑制了设施蔬菜多种病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有效地解决了夏玉米后期追肥难问题。  基于以上结论,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其节水能力、效果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议:(1)综合考虑气候、市场等因素,适时施用调整种植模式项目栽培技术、推进措施;视实际情形掌握补贴标准;(2)进一步验证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压采能力、配套技术及种质资源;(3)水肥一体化项目试点应由点及面逐步开展试验示范,且强化工程单位及经营主体的选择;(4)调整衡水市功能定位。

水资源;治理模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

河北农业大学

硕士

农村与区域发展

张月辰;刘林杰

2017

中文

F323.213

61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