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川西北地区中卡尼期泥质岩中古生态分析:湿润气候事件的古生物响应

张晓宇
成都理工大学
引用
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气候事件(Carnian Pluvial Event或Carnian HumidEvent)被看作是三叠纪最显著的气候变化与沉积事件之一,多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全球的地质学者;其已在欧洲深入研究,在美国中西部、中国西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等地也有提及,在川西北地区绵竹、汉旺等地区也有识别,在该地区保存较完好的从碳酸盐岩到(含砂、粉砂)泥页岩的地层被划分到马鞍塘组,主要岩性为纯灰岩段(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生屑灰岩与泥页岩互层段(硅质海绵灰岩、凝块石灰岩与钙质粉砂质泥页岩互层)—及陆源碎屑岩段(粉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其颜色自下而上也呈现灰色—深灰色—黑色的变化。而多套黑色粉砂质页岩夹层表明了十分显著的多幕的湿润期。  针对汉旺青岩沟以及安县雎水剖面展开细致认真的剖面实测以及观察,包括野外实地勘察、化石采样,分析其沉积演化规律及过程,着重研究了古生物在湿润气候事件中的响应。通过一系列研究表明,晚三叠世早卡尼期至晚卡尼期,川西古特提斯海经历了海侵过程,沉积岩显示了从干旱到潮湿的气候转变,在气候转变过程中伴随着陆源物质及植物化石的大量输入、碳酸盐生产力的衰退、突发性的缺氧事件及碳酸盐岩台地的消亡。在此过程里,中卡尼期碳酸盐岩及泥页岩中古生物种群及数量都十分丰富,发现有菊石、双壳、腕足、腹足、苔藓虫、棘皮、介形、有孔虫、鱼、爬行类、牙形刺以及植物叶片等。大部分化石保存完好,主要产自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到生屑凝块石灰岩。在碳酸盐岩生产危机之上数米的粉砂质泥岩内,采集到丰富的菊石类和双壳类海洋动物化石,鉴定为盘龙骨菊石、提司布菊石、海燕蛤、拟海燕蛤等,代表了卡尼阶中部(Tuvalian亚阶底部)典型的动物化石。其与植物化石共生,在该地层中大量保存可能与陆源物质和淡水大量输入有关。薄壳与厚壳双壳化石共生,显示了研究区占水深变化较大。  通过对卡尼期事件中川西北绵竹汉旺、安县雎水地区关键古生物的分析,以及通过与关岭生物群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卡尼期中期湿润气候事件中的古生物响应,对卡尼期湿润气候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和影响进行了讨论,同时将湿润气候中古生物的影响与全球范围内同时期地质事件进行对比,为今后探讨晚三叠世卡尼期一系列复杂多变的转变以及地球系统的复杂演化展现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古生物分析;湿润气候;三叠纪;碳酸盐岩;泥页岩;古生物响应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时志强

2017

中文

Q911.59;P534.51;P588.22

63

2017-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