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3220445

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甘蔗皮及莲属植物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房映彤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甘蔗和莲属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但是人们对废弃的甘蔗皮和莲属植物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并不深入,从而造成大量天然植物资源的浪费。pH-区带逆流色谱作为一种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主要根据不同物质疏水性和解离常数pKa值的差异性来实现分离,具有进样量大、回收率高等特点。本文应用该技术分离纯化甘蔗皮中的酚酸。离子液体是一类性能独特的萃取溶剂,这不仅因为它具有热稳定性好、不易燃等特点,还因为它可以与水或弱极性有机溶剂形成两相体系,这使它可以作为溶剂用于萃取分离中。本文将离子液体多选择性萃取分离特点与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优势相结合,研究了离子液体pH-区带逆流色谱体系在分离纯化莲属植物中的应用。主要得到的结论与研究成果如下:  1、建立了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甘蔗皮中酚酸的方法。溶剂体系确定为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水(4∶1∶5,v/v),以上相作为固定相,下相作为流动相,保留酸TFA浓度为5 mM,洗脱碱NH3H2O浓度为3 mM,从1.00 g的甘蔗皮粗提物中分离出4.8 mg的咖啡酸、12.9 mg的阿魏酸、65.2 mg的香豆酸,三种物质的纯度分别为93.4%,94.6%和98.8%。  2、研究了甘蔗皮酚酸的抗氧化活性能力。采取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两种方法对甘蔗皮中分离得到的三种酚酸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此三种酚酸均有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且从甘蔗皮中分离出来的单一酚酸的抗氧化性强于粗品中的混合酚酸。  3、优化了莲植株粗提物的萃取方法。采用抗氧化活性IC50评价指标,优化了莲植株粗提物的萃取方法,结果表明二氯甲烷萃取部位表现出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IC50值为110.5μg/mL,这说明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富含丰富的生物碱抗氧化活性成分。建立了DPPH-HPLC快速筛选方法,从莲植株中快速识别出六个具有不同程度抗氧化活性的生物碱物质。  4、建立了离子液体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莲植株中六种生物碱的方法。在基础逆流色谱溶剂体系上添加离子液体,研究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和离子液体加入量对莲植株中结构相似的生物碱分离效果的影响。将此方法应用于荷叶和莲子心中生物碱的分离。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C4mim][PF6](5∶2∶2∶8∶0.1,v/v),保留碱和洗脱酸的浓度分别为10mM和3mM。一次性成功从1.00 g莲子心粗品中得到37.3 mg莲心碱、57.7 mg异莲心碱和179.9 mg甲基莲心碱,其纯度分别为93.2%,96.5%和98.8%。同样从1.05 g荷叶粗品中分离出45.6 mg N-去甲荷叶碱、21.6 mg荷叶碱、11.7 mg莲碱,纯度分别为96.9%,95.6%和91.33%。  5、研制了荷叶碱和甲基莲心碱国家标准样品。将荷叶和莲子心中含量较高的荷叶碱和甲基莲心碱研制成国家标准样品,采用pH-区带逆流色谱大量制备荷叶碱和甲基莲心碱,并进行了多种条件的HPLC纯度鉴定和结构确证。然后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考察,结果表明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最后联合八家实验室共同定值,确定荷叶碱和甲基莲心碱标准样品纯度定值结果为98.56%±0.15%和98.31%±0.10%。

甘蔗皮;莲属植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工艺;抗氧化活性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化学工程与技术

魏芸

2017

中文

R282.71;R284.2

90

2017-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