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3220094

商标注册中不良影响条款的解释与适用——以微信商标案为例

刘畅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微信”案的出现,引发了学界对“不良影响”条款解释和适用的讨论。笔者在本文的第一章,以“微信”案在行政、司法阶段的不同裁定(判决)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不良影响”条款在实践的适用中出现的典型争议问题,并为后文的进一步论证限定了范围。  在第二章中,笔者分别对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比较法解释等方法解释“不良影响”条款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尝试找到较优的解释方法。  第三章主要论述“不良影响”条款规制的范围。对该条款调整对象是商标本身还是商标使用行为进行了讨论;对该条款与调整公共利益、私利益的关系进行论述;对商标是否具有“不良影响”的审查时间节点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笔者在第四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实践中大量适用“不良影响”条款的两种案例类型:以他人姓名注册为商标和不以使用为目的大量抢注商标的情形。对于上述两种类型的案例,笔者认为应当限制该条款的适用范围。  最后一章总结了文章前四章得出的结论,并就“不良影响”条款在今后的限制适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不良影响条款;授权确权;公共利益;大量抢注;商标注册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法学

范晓波

2017

中文

D923.43

59

2017-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