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3219772

“三言二拍”中的士商形象研究

刘越
重庆工商大学
引用
明朝话本与拟话本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冯梦龙、凌潆初所著的“三言二拍”。在明朝新的经济背景下,“三言二拍”中出现了大量有别于普通士人和商人的“士商”形象,非常引人注目,值得进行深入探究。但是目前对“三言二拍”中士商文学形象的研究还较少,因而,本文选取“三言二拍”中的士商形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三言二拍”中的“士商”这一文学形象,较为系统地探讨“三言二拍”中士商形象的特征、成因及其启示意义,以期深入“三言二拍”人物形象研究。  绪论中界定了“士商”这一文学形象的概念,并对与“三言二拍”中的士商形象相关的学术研究观点进行综述,介绍了对“三言二拍”作者及作品本身的研究、“三言二拍”人物形象研究及“三言二拍”中士、商关系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最后概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第一章阐述了“三言二拍”中的士商形象,先按照人生经历的不同把“三言二拍”中的士商形象分为弃仕经商的士商形象、兼商从仕的士商形象和捐官进仕的士商形象三类,并统计了“三言二拍”中刻画士商形象的篇目;又从外貌、思想和经商三个方面总结了“三言二拍”中士商形象不同于普通士人、商人的独特特征——士商外貌、气质更加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思想上不再“耻于言商”,而是能公正客观地看待商人和经商,经商活动中较普通商人更讲“商道”、智慧,经营得法。第二章阐释了“三言二拍”中士商形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八股取士钳制士人思想致使士人被迫弃考从商,而商业的繁荣与社会新思潮的出现促使文人可以从心理上接受经商,同时,传统的功名思想也促使商人趋向求仕之路。第三章从道德、商业、智慧三个方面出发,总结了“三言二拍”中“士商”这一文学形象在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在经商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商业道德与市场规范以及把智慧学识与经商有机结合三个层面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启示意义。  文后附录了一张表格以便参阅相关论述,记录了“三言二拍”中所有士商形象的出处及其分类,以便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三言二拍”中的士商形象。

三言二拍;士商形象;社会思潮;文学作品

重庆工商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段庸生

2017

中文

I242.3

53

2017-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