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Y3116452

孕妇血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维生素D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杨丽霞
南方医科大学
引用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机体内发挥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提高机体对钙、磷的吸收,提高血浆钙和磷的水平,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并影响人体免疫、神经、生殖、内分泌、上皮及毛发生长等;维生素D与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脏及肿瘤等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妊娠妇女体内缺乏维生素D,剖宫产分娩的可能性增加,剖宫产与产妇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发现,血清25-(OH)-D水平低于37.5 nmol/L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是大于等于37.5 nmol/L者的4倍。对500例孕16~18周孕妇的跟踪随访至孕中晚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组血25-(OH)-D浓度明显低于糖耐量异常组和对照组,孕16~18周孕妇血清25-(OH)-D水平能够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早期妊娠,如果血清25-(OH)-D浓度小于37.5nmol/L,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的几率会增加5倍。对2960名孕妇进行跟踪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高的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几率下降一半。另有研究显示,通过对469名孕早期孕妇的观察,维生素D缺乏增加细菌性阴道炎感染的风险,血清25-(OH)-D浓度为20nmol/L组的感染风险是75nmol/L组的1.65倍;细菌性阴道炎感染随血清25-(OH)-D水平的升高而减少。近年来人们还发现孕妇维生素D水平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孕期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胎儿或新生儿许多异常情况发生有关。  1,25-(OH)2-D3是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但含量极少,半衰期很短且变化快,不能稳定的反应人体维生素D的情况。而25-(OH)-D在人体存在形式稳定,易于检测,能准确反映人体维生素D含量情况。大多数学者认为成人维生素D缺乏为25-(OH)-D小于50nmol/L,50nmol/L~75nmol/L是不足,而维生素D充足为25-(OH)-D大于等于75nmol/L。维生素D不足是仅有血25-(OH)-D浓度的下降,而无临床表现,而当维生素D缺乏时(25-(OH)-D小于50nmol/L)机体钙磷代谢、免疫调节、糖及脂肪代谢明显受到影响。  由于维生素D缺乏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提高母婴安全的必要保障,提高人们对维生素D的认识,合理的饮食和常规的户外活动和锻炼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基础。由于含维生素D的食物种类不多,且食物中的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虽然日光照射可以提高人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但是日光照射因地理位置、季候变化、不同季节、环境污染等有关,所以对孕妇进行产前维生素D的检测,对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孕妇进行适当的维生素D补充应是目前需积极采取的措施。  目的:  调查孕妇日照时间、维生素D补充时机及剂量等状况,明确孕妇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检测孕妇不同妊娠时期血清维生素D含量,分析孕妇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探讨孕妇体内维生素D的影响因素及其在预防妊娠期并发症中的作用,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而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26例产检及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孕妇年龄、体重、孕期吸烟(或暴露于吸烟环境)、喝酒、日照时间和维生素D补充剂量、时机、频率等基本情况、检测孕妇不同妊娠时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根据血中25-(OH)-D浓度,将研究对象分为大于等于50nmol/L组和小于50nmol/L组。对比两组孕妇在年龄、体重、孕期吸烟、喝酒、日照时间和维生素D补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两组产妇发生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  问卷调查和检测结果所得到的数据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频数、均数和标准差、构成比、发生率对一般调查资料、维生素D水平及妊娠并发症等结果进行统计描述,使用的统计方法有行×列表的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一般情况  本次参与研究的孕妇共226名,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研究的孕妇26人(转其它医院产检13人,未在本院分娩8人,流产5人),最终本研究共纳入200名孕妇。所有孕妇分娩时的平均年龄26.81±2.79岁(22~35岁),小于等于25岁52人(26.00%),26~30岁125人(62.50%),30岁以上23人(11.50%)。孕前BMI BMI≤18.5为17人(8.50%),18.5<BMI≤23.9为154人(77.00%),BMI≥24为29人(14.50%);孕期平均每日晒太阳时间T≥1h、0.5≤T<1h、T<0.5h孕妇人数分别为80(40.00%)、49(24.50%)、71(35.50%);孕期吸烟(或暴露于吸烟环境)17人(8.50%),孕期喝酒6人(3.00%);133名(66.50%)孕妇孕期有口服补充维生素D制剂(复合维生素制剂如爱乐维、玛特纳等或钙维生素D合剂如钙尔奇),其中坚持每日补充者83人(41.50%),偶尔补充者50人(25.00%);开始补充维生素D时间:孕早期(孕4~13周)37人(18.50%),孕中期(孕14~28周)67人(33.50%),孕晚期(孕28周后)29人(14.50%):补充维生素D剂量:小于400IU/d26人(13.00%),400~600IU/d54人(27.00%),大于等于600IU/d53人(26.50%)。  2.孕妇体内不同维生素D水平分组情况  200例孕妇临产时血清25-(OH)-D浓度的中位数为40.7(17.8~80.2)nmol/L,仅15例(7.50%)孕妇25-(OH)-D浓度大于等于75nmol/L(充足),49例(24.50%)孕妇25-(OH)-D浓度在50nmol/L~75nmol/L(不足)之间,另有136例(68.00%)孕妇25-(OH)-D小于50nmol/L(缺乏)。  3.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早产46例(23.00%);胎膜早破32例(16.00%);妊娠高血压疾病25例(13.00%),妊娠期糖尿病43例(21.50%)。孕晚期25-(OH)-D小于50nmol/L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25-(OH)-D大于等于50nmol/L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孕妇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年龄和孕前BMI比较无差异,而孕期平均每日晒太阳时间和口服补充维生素D情况及季节变化比较有差异,孕期日光照时间、口服补充维生素D剂量、口服补充维生素D时机及季节变化是体内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  日光照时间大于等于1h/d、口服补充维生素D大于等于600IU/d、孕早期即开始口服补充维生素D可显著提高孕妇血25-(OH)-D水平(p<0.05)。孕期平均每天晒太阳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与不足半小时比较,可使维生素D水平大于等于50nmol/L的几率升高至4.5倍。孕晚期血清25-(OH)-D浓度大于等于50nmol/L组平均每日晒太阳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坚持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补充维生素D大于等于600IU/d及孕早期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的孕妇较血清25-(OH)-D浓度小予50nmol/L组比例更高,分别为59.38%、56.25%、46.88%及51.56%(P<0.05)。  所有研究对象在夏季时血25-(OH)-D水平较冬季的高,64例25-(OH)-D浓度大于等于50nmol/L孕妇中,夏季分娩孕妇比例最高,共28人(43.75%),秋季20人(31.25%),春季9人(14.06%),冬季7人(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孕期维生素D缺乏(25-(OH)-D小于50nmol/L)孕妇人数分别为:孕早期(8~12周)142人(71.00%),孕中期(18~24周)129人(64.50%),孕晚期(临产时)136人(68.00%),不同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经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1.孕期晒太阳时间可影响孕妇血维生素D水平,日光照时间大于等于1h/d更有利于血维生素D浓度的提高;  2.季节变化是影响孕妇血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夏季和秋季更有利于孕妇血维生素D浓度提高。  3.孕期口服补充维生素D合剂可提高体内维生素D浓度,口服补充维生素D600IU/d是安全且较有效的剂量;  4.孕早期即开始口服补充维生素D合剂较孕中期和孕晚期才开始补充效果更佳;  5.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显著增加孕妇发生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风险。

孕妇;妊娠并发症;病理机制;维生素D

南方医科大学

硕士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孙素霞

2016

中文

R714.250.2

69

2017-0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