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3028642

玉米芯水解液发酵产富马酸的研究

汪海涛
合肥工业大学
引用
富马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四碳平台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食品、医药及饲料添加剂等领域,但随着石油的枯竭和化石资源价格的攀升,目前以苯为原料工业化生产富马酸的途径将逐步被淘汰。采用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富马酸,既可以实现资源替代,更为富马酸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采用稀酸、纤维素酶分步水解法将玉米芯转化为还原糖,通过脱毒技术处理获得更为适于微生物生长代谢的还原糖液;同时驯化米根霉,并对其利用不同碳源发酵产富马酸能力进行考察分析,探究米根霉五、六碳糖共发酵机制,构建代谢网络。在此基础上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提高米根霉利用玉米芯水解液发酵产富马酸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正交试验获得稀酸预处理最优组合条件:硫酸浓度1.5%、处理时间60 min、处理温度120℃、固液比1∶9,水解液总还原糖浓度为46.28±0.45 g/L;纤维素酶水解最佳工艺条件:酶添加量1000 U/g、缓冲液pH4.8、酶解温度50℃、固液比1∶10、酶解时间48h,水解液总还原糖浓度为40.38±0.76 g/L;将稀酸和纤维素酶分步处理水解液混合后,还原糖的浓度为43.33±0.62 g/L,其中葡萄糖为30.84±0.38 g/L,木糖为7.46±0.72 g/L,二者比例接近于4∶1;玉米芯水解制备还原糖的转化率为0.35 g/g。  (2)玉米芯水解液脱毒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过量碱中和联合活性炭吸附是较好的脱毒方法,其中活性炭吸附的最优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6%、吸附时间60 min、温度40℃。此条件下,糠醛脱除率达到70.71±0.25%,还原糖损失率为14.62±0.38%。  (3)经过糠醛浓度梯度选育,获得糠醛耐受菌株WHT5,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对玉米芯水解液中的发酵抑制物有较好的耐受性,发酵结束时,其生物量达到23.07±0.53 g/L,约为原始菌株的3倍,目标产物富马酸产量达到23.71±0.38 g/L,较原始菌株提高94.66%。  (4)响应面试验获得米根霉利用葡萄糖、木糖发酵产酸的最优培养基,富马酸产量分别为37.18±0.56 g/L和13.28±0.24 g/L;单因素试验得到混合糖和玉米芯水解液发酵产酸的较适培养基,富马酸的产量分别为42.18±0.42 g/L和41.20±0.46 g/L。通过代谢产物和关键酶活性分析,确定了米根霉五、六碳糖共发酵产富马酸的基本代谢途径和网络,构建了代谢通量方程式,并计算出代谢通量。单因素试验获得了米根霉预培养较适pH2.5,以及适于后期发酵的菌体形态。发酵制备富马酸的较适工艺参数为:温度32℃、搅拌速率500 r/min、通气量0.40 L/min·L,此时发酵液中菌体生物量为8.60±0.24 g/L,葡萄糖消耗92.72±0.86 g/L、木糖消耗13.26±0.47 g/L,获得有机酸的浓度分别为:富马酸49.54±0.62 g/L、苹果酸17.73±0.38 g/L、琥珀酸1.97±0.15 g/L、乳酸1.40±0.18g/L以及柠檬酸0.50±0.06 g/L,富马酸产量显著提高。  (5)利用获得的较适发酵工艺参数,在7L罐中对玉米芯水解液进行发酵试验,其结果为:葡萄糖消耗89.66±0.64 g/L,木糖消耗11.20±0.47 g/L,富马酸产量44.82±0.35 g/L,生物量积累9.20±0.11 g/L。目标产物富马酸相对于还原糖的得率为44.44%,玉米芯转化为富马酸的得率为15.55%。

富马酸;玉米芯水解液;米根霉;发酵工艺

合肥工业大学

硕士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潘丽军

2016

中文

TQ920.6

108

2016-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