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3010717

秦汉货币制度变迁

刘营
河北经贸大学
引用
秦汉时期的货币制度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从秦到汉武帝时期,是我国货币制度变革最为频繁的历史时段。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布币、刀币、圜钱、楚币四大货币体系,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已经阻碍了各国商品经济之间的沟通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便把秦国的“半两钱”制推行到六国,制定了适应需要的重量和形制,半两钱成为货币制度的一座里程碑,并将铸造权全部收归国有,秦简中也均有币制内容的记载,自此,开创了中国古代货币首次统一的大业,伴随秦王朝的短暂统治,便是汉朝统治下的艰难曲折的币制探索之路。  汉承秦制,汉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商品经济。汉代币制改革更为频繁,从汉初高祖更令民铸荚钱、吕后推行“八铢钱”至文帝的除盗铸钱令,允许私人铸币。汉初多种货币流通使用,统治者一直在“荚钱”中探索符合货币流通的制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增加,币制数易,通货混乱并没有影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诸侯王的势力,而官铸与私铸的背后是铸币权之争,私铸权的存在加剧了社会矛盾。对此,景帝颁布律令以遏制私铸。所以,在文景之治经济繁荣的背后,是通货混乱,地方势力膨胀及“法钱不立之害”。  货币的根本问题在于铸币权,面对通货制度的混乱,汉武帝严惩盗铸者的同时,推行大一统政治服务的财经措施,通过货币改制敛财:发行白金、皮币等虚币,实行“算缗”与“告缗”等抑商政策以增加财政收入。经过郡国五铢钱、赤仄五铢钱,才最终确立了三官五铢钱,中央政府垄断了货币铸造权,禁止私铸的政策使得汉初以来长期存在的币值不稳、货币流通混乱问题得到了解决,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以铜钱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统一了货币制度,五铢钱保持了相对长时期的稳定继承与发展,是历史上铸行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钱币,开辟了币制的典范,对后世的货币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币制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但是随着王莽改制,币制上发行了复杂、品类繁多的货币,东汉时期,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实物货币的抬头,董卓改铸小钱,币制又陷入混乱状态。本文以历史时间为主脉络,通过对货币形态、货币政策以及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对秦汉货币制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史分析之中,贯穿这一主线,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货币变革,探求秦汉货币制度变迁的脉络。

初行钱;半两钱;铸造权;五铢钱;秦汉时期;货币制度

河北经贸大学

硕士

经济史

董平均

2016

中文

F822.9

56

2016-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