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国家审计功能发挥对央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刘林泉
浙江工商大学
引用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的一个免疫系统,维护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从上世纪80年代审计署建立以来,国家审计一直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预防、揭示、抵御公共领域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治理机制持续完善。对中央企业来说,国家审计作为外部的治理主体,介入、影响中央企业治理。自2003年我国审计公告制度建立以来,有关审计过程和结果信息越来越详细明确,央企和地方国企财务收支、内部管理、经济政策贯彻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得以公开透明地告知公众。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不断演化变革,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也不断拓展。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以及对央企治理的影响逐渐成为审计学术界与实务界研讨的热点。  我国行政型的国家审计模式与许多西方国家的模式相比,独立性一直受到各方的质疑。但是,在审计中央企业时,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从权威性方面来看,审计署属于强势的政府机构,审计央企集团公司及其控制的上市公司是其法定的职责和权力;从独立性来看,国家审计从组织设置、运行机制和经费来源等方面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没有会计师事务所那样的收费和续约压力;从资源能力来看,国家审计更方便开展外围调查和延伸审计,更容易排除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因此,国家审计在推动被审计企业完善治理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影响经营业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研究以治理理论和受托经济责任为基础,以国家审计功能的拓展和演进为逻辑起点。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梳理了我国国家审计功能演进和拓展的过程,分析了现阶段中央企业的治理问题、国家审计在央企治理机制中的定位和作用、国家审计功能发挥影响央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途径。在实证研究部分,结合国资委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从盈利指标和经营效率指标两方面分析审计介入对央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发现审计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在审计介入后的三个滞后期内,审计介入与利润总额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对指标总资产净利率与审计介入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总资产周转率在第一、二个滞后期与审计介入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第三、四个滞后期与审计介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功能的发挥以批判性为主,建设性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审计介入对抑制被审计单位虚增利润的行为效果明显,但对提升相对盈利指标却无明显效果;审计介入对提升经营效率有积极作用,但滞后的时期较长。最后,本文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同时,提出政策建议:解决委托人缺位问题、优化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重视审计整改工作、整合审计资源。

中央上市企业;国家审计功能;经营业绩;治理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

硕士

审计学

涂必胜

2015

中文

F239.44

67

2016-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