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Cuta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与表型研究

刘桂英
厦门大学
引用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一个主要病理特征是神经元外β-amyloid(Aβ)聚集形成的淀粉样斑,Aβ级联假说是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分泌酶(β-site APPcleaving enzyme1,BACE1)和γ-分泌酶的顺序剪切后生成大量的Aβ40和少量的Aβ42,但Aβ,特别是Aβ42具有神经毒性,可以导致神经退行死亡。BACE1是APP水解的限速酶。我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人源铜相关蛋白(CutAdivalent cation tolerance homolog of E.coli,CUTA)通过与BACE1的相互作用,介导其在胞内的定位,从而调控APP的水解途径和Aβ的生成。哺乳动物的CUTA可能参与铜的调控,而金属离子铜在AD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CUTA的功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AD的致病机理。  本研究中,我们应用TALEN技术构建了Cuta基因敲除小鼠。该小鼠缺失8个蛋白编码碱基,导致移码突变。我们建立了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Cuta基因敲除小鼠的方法。进一步实验发现纯合的Cuta基因敲除小鼠可以存活,而且其出生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性别比例平衡,并且体重无明显改变。我们对三月龄Cuta基因敲除小鼠与认知记忆和情绪相关的行为学进行了研究,包括旷场实验、Y迷宫、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等,但没有发现Cuta基因敲除对小鼠行为有明显影响。而且我们发现三月龄Cuta基因敲除小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域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突触蛋白、乙酰胆碱酯酶和APP剪切酶含量没有显著改变。虽然体外研究报道人源CUTA2能加强铜离子诱导的细胞凋亡,但我们的结果显示鼠源Cuta基因敲除并不影响铜离子诱导的细胞凋亡。总而言之,我们构建了Cuta基因敲除小鼠,为进一步研究CUTA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阿尔茨海默症;人源铜相关蛋白;基因敲除;致病机理

厦门大学

硕士

微生物学

许华曦;张云武

2015

中文

R749.160.2

66

2016-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