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939174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空心村整治——以北徐村为例

曾赏
河南农业大学
引用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不断对农村社会的环境、人口、经济等进行着冲击,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谋求出路,但严格长期的二元经济格局阻碍了农民的进城步伐。无法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的农民便将在城市赚取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房屋建设,而落后的乡村社会中土地制度限制、建设规划缺失、监督管理无序,导致农村出现村外建房、耕地占用、房屋建设无序、环境破坏等情况,空心村现象开始出现。而近几年空心村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影响了乡村的生态景观和居住环境,而且还错误地引导了农民对农村房屋的无序投资,并进而阻碍农村消费方式的转变与升级,使乡村呈现一种“衰退”的景象。  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地理利用、村庄空间形态、产业发展、人力资源提升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解读。对我国空心村的发展现状和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村庄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城镇化转移、农民收入增加等原因,出现空心村现象;造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加剧了乡村衰落、破坏人居环境等一系列乡村社会问题。政府和学者对此高度重视,全国各地探索出了多种空心村治理路径,而在整治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部门职能不清、土地供需矛盾、农民权益受损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对空心村整治中的利益主体和建设标准进行研究,并以北徐村为例,从多个方面探索空心村整治的具体原则、内容、规划、利益主题等问题,并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提出解决空心村的政策建议。  本文依托于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调查分析发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走出农村衰退的困境,不能延续“二元”的发展政策,应该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从城乡协调发展、土地整理和产权制度等方面加以转变,实现“二元”向“一元”的过度。

空心村整治;城乡一体化;乡村建设;土地整理

河南农业大学

硕士

农业经济管理

程传兴

2015

中文

F320.3

61

2016-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