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及其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

李瑞琴
西南大学
引用
本文在严格区分农户有无农业生产要素需求的基础上,以有农业生产要素需求的农户为研究对象,以农户经济理论、可得性基础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指导,采用逻辑思辨分析、理论和实证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决定因素及其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机理。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是:农户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占有是由什么影响和决定的,而由这种影响和决定所形成的要素可得性又是如何影响农业收入的。故而,本文聚焦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①什么是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②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如何衡量,③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关键决定因素是什么,④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如何影响农业收入,⑤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程度究竟有多高。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①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测定与评价研究。以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内涵、类型和特征分析为基础,形成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测度与评价方法。以有农业生产要素需求农户为研究对象、农户家庭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不同类型农户所需农业生产要素的获取和可得性特征,并从农户自主评价角度印证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获取的重要性。  ②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农户农业生产要素获取过程的分析为基础,主要研究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制约因素,为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提高找寻突破思路。从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制度、市场和农户能力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决定机理,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③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生产经营决策决定效应研究。以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作用路径分析为基础,研究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其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基本作用机理,分析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户产业选择、生产投入决策、生产经营方式转型选择的决定效应,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④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产出决定效应研究。以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作用路径分析为基础,研究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其农业产出的基本作用机理,分析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户要素投入规模、要素产出弹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效应,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⑤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成本决定效应研究。以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作用路径分析为基础,研究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其农业生产成本的基本作用机理,分析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户要素获取成本、要素利用成本、物资消耗成本的决定效应,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⑥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其农业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主产区的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素材,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影响农业收入的具体方向和强度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①在要素获取条件已明显改善条件下,我国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水平总体上仍然较低且区域和产业差异明显。因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农户农业生产要素的获取结果和过程、获取数量和质量(类型)、匹配程度、获取结果的需求满足程度等均十分重要,可得性的测度只有充分包含以上各方面才算全面。经熵权法-改进的模糊TOPSIS模型的综合测度显示,我国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水平总体较低、非参数Kernel估计的进一步测定显示可得性水平总体呈低水平的两极分化分布,而不同要素、不同地形区、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区、不同产业间又存在明显差异。  ②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是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制度、市场及农户能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户所需农业生产要素种类繁多、数量不等,还要经过多主体、多环节、多渠道才能顺利获取,供需主体不匹配、传递环节中断、传递渠道不畅等均会对其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形成制约,从而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制度、市场和农户能力相应成为关键制约因素。资源禀赋中的绝对和相对资源禀赋、社区地理条件中的区位和地形条件、制度因素中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市场中的正规和非正规市场、农户能力中的生产经营能力及社会资本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且后者的作用往往大于前者。  ③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通过影响农户可支配农业生产要素状况及其决定的对预期收益、可能风险、成本可承受能力权衡而具有显著的生产经营决策决定效应。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通过要素类型、质量、数量、可使用期限满足程度和获取代价、获取渠道、获取难度及匹配程度等,决定农户可选产业的领域大小、类别多少和层次高低,影响农户要素可投入状况和农业投入预期收益、可能风险和成本水平而最终决定其农业生产投入意愿、水平和结构,影响农户生产经营方式转型的基本条件、预期收益、可能风险和成本可承受能力而最终决定其生产经营方式转型意愿、步骤选择和全面性。  ④农业生产要素获取结果可得性通过影响农户可支配农业生产要素的状况及其决定的要素投入规模、要素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而具有显著的产出决定效应。农业生产要素获取结果可得性,通过要素数量可得性影响生产规模效应的发挥,最终决定农户农业产出水平;通过要素类型、质量和数量可得性影响各项要素的产出弹性,最终决定农户要素产出效率;通过土地、劳动力、资金要素的数量可得性、匹配性、获取代价等及技术要素的质量(层次水平)可得性影响农户技术进步程度、技术效率水平、配置效率、规模效率,最终决定农户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  ⑤农业生产要素获取结果可得性通过影响农户可支配农业生产要素的状况及其决定的要素获取成本、利用成本、物资消耗成本而具有显著的成本决定效应。农业生产要素获取结果可得性,通过要素获取代价、数量和质量可得性等影响单位农产品的要素获取价格、获取交易费用和获取量,最终决定农户单位农产品的要素获取成本;通过要素类型、质量和数量可得性影响单位农产品的要素使用成本、使用配套成本和管理成本,最终决定农户单位农产品的要素利用成本;通过要素质量和数量可得性影响单位农产品的投入物资获取价格、交易费用、消耗数量、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最终决定农户单位农产品的物资消耗成本。  ⑥农户可得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以类型、质量、数量、可使用期限、获取代价、获取渠道、获取难度和匹配性为表征的可得性,通过对农业生产经营决策、产出规模、生产经营成本的决定效应,影响其农业产业选择和生产方式转型、生产经营规模和效率、生产要素成本和物资消耗成本,进而决定其农业收入的高低。验证分析表明,农户农业生产要素综合可得性和各要素的分项可得性对其农业收入的影响都比较显著,而农业收入水平不同农户受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的影响强度存在明显差异,高收入农户因要素可得性提高的增收效应更为显著。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  本文以农户可支配农业生产要素的可变动性为逻辑起点,以农户农业收入低且增收困难为现实背景,构建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决定模型、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模型、农业产出和成本决定模型、农业收入决定模型,深入考察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及其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机理,并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可能在以下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①将农户农业收入决定的源头由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追溯到农业生产要素的获取,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农户经济学关于农业收入的研究领域,提高了可得性研究的可操作性。基于现有农户农业收入研究对农业生产要素获取重视的不足,本文在分析农户可支配农业生产要素可变动前提下,向前追溯一步,研究农业生产要素的获取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农户农业收入低下的根源,也扩展了传统农户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此外,本文以农户为微观经济单元,克服了以往仅用“有无获取”、“获取量多少”或“获取量的需求满足程度”刻画可得性的不足,并基于大量微观调研数据采用熵权法—改进的模糊TOPSIS模型,测算了农户农业生产要素的可得性水平,提高了可得性研究的可操作性。  ②从农业生产经营决策、产出和成本三个层面研究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机理,补充了以往只注重数量关系验证的不足,为通过可得性提高促进农户农业增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本文以农户农业收入决定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户收入作用的基本路径,提炼出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从生产经营决策、产出和成本三个层面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机理,从而补充了以往研究只是对要素与收入数量关系验证的不足,为通过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提高以促进农户农业收入增加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③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测度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的具体作用,明确了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与农业收入的数量关系,提供了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农业收入决定效应的经验证据。本文中农户农业收入决定的普通分位数(QR)和审查分位数回归(CQR)研究发现,反映农户可得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要素类型合适与否、质量高低、数量多少、匹配性高低、可使用期限长短、获取代价高低、获取渠道正规化水平高低、获取难度大小的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其农业收入水平高低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且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对农业收入水平的作用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强。

农户收入;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

西南大学

博士

农业经济管理

戴思锐

2015

中文

F323.8

252

2016-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