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衰落与崛起——关陇区域周秦势力兴替研究

陶兴华
复旦大学
引用
周人、秦人势力先后兴盛于关陇区域,他们以此为核心根据地相继建立了新兴王朝,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周秦文明。能够奠定如此伟大的业绩,自然与周人、秦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积极开拓的独特精神面貌有密切关系,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关陇区域所具有的环境特色和文化互补优势在周秦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必然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周人势力退出关陇区域,秦人势力则进据周人留出的权势空白,在这一退一进之间,双方实力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周王室日益衰微,而秦人势力则逐渐崛起。  西周中晚期以来,周王室面临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一方面,西北地区的戎狄势力对关陇区域频繁地入侵,以周王室为主体的力量或主动出击,或被动防御,试图解除这种威胁,但事与愿违,外族入侵非但没能减少,反倒呈日益剧烈之势。在疲于应对“戎祸”的过程中,周王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导致了周王室的财政危机、兵源危机和社会结构危机。另一方面,西周晚期,天灾人祸不断,一系列社会复杂问题相应产生,地方诸侯国实力上升,王权逐渐遭受漠视甚至挑战,社会上也开始出现一些时代发展和变革的新趋势。  西周晚期的厉、宣之际,周王朝先后发生了以“共和行政”为中心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关陇区域,或与关陇区域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关陇区域周秦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厉王“专利”举措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是王室面临社会新形势的一种“自救”行为。“国人暴动”是一场由经济利益之争而引发,后来发展成为有组织、有预谋、规模宏大、延续时间长的政治军事叛乱运动。西周厉、宣之际的“共和”是指“共伯和”这一历史人物,同时它还指以“共伯和”之名号而代称的一段特别历史时期;“共和行政”是指名义上以共伯和为主导,实际上由周、召二公主持和执掌具体行政事务的三卿联合主政的临时政局和历史事件。  “秦族”与“秦人”是一组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差别的概念。简单来说,“秦族”内涵较为稳定具体,一般是指赢秦宗族成员,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或亲近或疏远的血缘关系;而“秦人”则是指以秦族为核心和主导的复合族群共同体,秦人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不同阶段的秦人,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秦人群体成员身份较为复杂,彼此之间不一定具有血缘联系,甚至在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秦人族源”说法虽然被人们习用,但它本身充满了歧义,最好用“赢秦族源”或“秦族渊源”等概念来替代。我们可以说秦族源于东方,但不能说秦人来自东方,秦文化从整体特征看来,应该归属于西方关陇文化体系。伴随着新材料的不断被发现和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秦人历史发展脉络逐渐清晰,秦族源于东方的说法也得到了更多材料的支撑和更为全面细致的论证。虽然秦族“西来说”还不能完全被否定,仍然有不少学者坚持这一观点;但从总体看来,学界赞同赢秦“东来说”的学者毕竟呈日渐增多之势。  秦文化是由秦人在关陇区域创造和使用,进而传播到关陇区域以外秦人势力所及地区的一种独特文化体系。我们可以把秦文化的形成上限定为商周之际,但实在不好确定秦文化的消亡时间,只能笼统地说作为名实俱存的主体秦文化在西汉初年逐渐被新兴的汉文化所取代。早期秦文化就是指从商周之际赢秦先祖中潏保西垂开始,直到两周之际秦文公逾陇入关推行新政之前,由以秦族为主体与核心的早期秦人所创造、吸收和传播利用的历史文化及其遗存。  《史记·秦本纪》中提及的犬丘和西犬丘,实际上是指东西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一个在陕西关中兴平,是为犬丘,后世又称“槐里犬丘”;另一个在甘肃陇南礼县,是为“西犬丘”。继秦邑之后曾经一度作为秦人都邑所在地的犬丘是地处陇东南的西犬丘,而非关中近于宗周的槐里犬丘。槐里犬丘虽然也是早期秦人的一处重要生活据点,但在秦庄公之前,它只是大骆嫡子成一支秦人的长期居住地,与非子这一系秦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虽然周宣王将大骆犬丘地赐给了秦庄公,但犬丘完全归属非子一系秦人所控制,当是在秦人入主关中以后。在此之前,犬丘对于居于陇东南的秦人而言,似乎具有“飞地”的性质。  河西走廊一带与关陇区域近在咫尺,然直至秦朝灭亡,秦人势力始终未及河西走廊及其附近地区。其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先秦时期的河西地区农业开发有限,社会发展程度远较东方落后,难以激发秦人西向扩张的欲望;其次,秦人始终将关注和学习的重心放在东方,先是与东方列国长期角逐,在攻灭六国后,又先后对北方匈奴和南方越人大规模征伐,这就极大地牵制了秦人的国力和注意力,使得秦人始终无暇顾及向河西地区拓展势力;再次,在先秦时期,河西走廊及其附近地区密集分布着月氏、乌孙、氐、羌等族群势力,他们当时的实力不容小觑,虽然秦人得以东灭六国,但其实力尚不及于能够同时在北方、南方和西方同时发起征伐战争,自然就无充足实力在河西走廊一带开疆拓土。

古代史;周人;秦人;势力;社会变革;关陇区域

复旦大学

博士

中国古代史

周振鹤

2014

中文

K22

242

2016-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