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Y2861622

荧光纳米探针的构筑及生化分析应用

白敏
北京化工大学
引用
近来,荧光纳米探针的研究已受到全世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已被广泛被用于生化分析研究,如荧光成像,生物分子检测,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等,此类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本论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构筑了多功能荧光纳米探针,将其分别用于基因输运的荧光示踪及环境中硝基苯类爆炸物的荧光分析检测。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癌症的基因治疗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其负载、安全输运尤其是输运的实时示踪仍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工作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两亲正电高分子(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P-St-MAA-AMIM),以该正电高分子为载体,以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MPEG-PLGA)为辅助高分子,以荧光量子点ZnS∶Mn2+为发光中心,通过简单的超声乳化,构筑了一种多功能纳米胶囊。既可用于基因的负载与输运,还可利用其荧光实现基因输运的实时荧光示踪与疗效评价。该功能纳米球尺寸小且均一,荧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与水溶性好,对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负载效率,负载后的基因活性强,转染效率高。该方法发展了一种多功能基因纳米载体的制备新方法,并成功用于基因的负载、输运及荧光示踪。  2.硝基苯类爆炸物的快速、灵敏、选择性检测是环境监测与公共安全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发展相应的灵敏检测方法至关重要。通过光诱导疏水性无机量子点原位聚合,一步得到了亲水性无机-有机杂化荧光纳米复合球,荧光纳米球的表面具有丰富氨基,亲水性好。由于三硝基苯酚TNP的UV-vis吸收光谱范围在300-450 nm,这对复合纳米球(NCs-NH2)的激发峰342 nm有显著的吸收,从而导致NCs-NH2纳米球591 nm处的荧光产生显著淬灭,可用于TNP的荧光定量检测,线性范围0.05-8.0μg/mL,检测限为3.4 nM。而对于TNT,在pH<11时,对纳米球的荧光无影响,pH=12或更高时,基于TNT与纳米球表面氨基间的电子转移效应及TNT负离子宽的UV-vis吸收(350-600 nm)共同作用,导致极低浓度的TNT也会对NCs-NH2纳米球591 nm处的荧光发生淬灭效应。且荧光强度与TNT浓度呈线性变换,可用于极低浓度TNT的定量分析。线性范围0.01-0.5μg/mL,检测限为2.2 nM。该方法发展了一种光诱导无机纳米晶聚合制备无机-有机复合纳米荧光探针的新方法,在不同pH条件下,实现了对TNP与TNT的同时选择性荧光分析。

荧光纳米探针;量子点;生化分析;原位聚合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

化学工程与技术

汪乐余

2015

中文

O657.3;TB383

81

2015-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